Story

百年之后,墓志铭是什么呢?

Time、Music
生命如歌,时间如流水
《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Doc: 中文 | English





宇宙大爆炸

#big-bang::before {
  content: "";
}

比萨斜塔

#tower-of-pisa {
  font-style: italic;
}

Why

因为一个人的死前故事,就是这个人个性的最好表达。人要离开了,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所以这些故事,也折射出他们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态度。

我为什么公开发表博客文章?

八年来,我在个人网站上发布了100多篇文章。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在写?

我想了想,写作博客其实对我有很多好处,所以我才会有动力。

(1)它使得我把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了,便于回过头查找,重新温习!

(2)当我写作时,为了理清思路,我经常会有新的疑问,从而去做一些额外的研究,这意味着写作博客让我在某个主题上学到了更多!

(3)认真花时间把自己的写法写出来,并放到互联网上,这迫使你思考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有意义,从而发现哪些题目是真的有价值。

(4)文章发布以后,会有很多读者反馈,通常可以帮助我改进写作,学习新知识。

(5)我的文章可以帮助其他人!我写文章通常是因为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经过探索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就把这个答案写出来,其他人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参考,这让我感觉很好。

What

互联网内容都是暂时的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删除了自己的博客。她在博客里面,记录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和二十多岁时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她现在可能觉得,这些看法很幼稚,不想再保存下去,就删除了自己的博客。

我觉得很可惜。多年以后,她如果再想看看自己年轻时的想法,就再也没机会了。

你把内容发布到互联网,跟写在纸上是不一样的。纸上的内容可以一直保存下去,但是互联网不行。虽然某些网上的内容可以持续存在数十年,那只是因为某些人或组织愿意为托管成本付费,服务器、电力和带宽都要花钱。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存在多久,完全取决于托管它的当事人的价值观。

与纸上的内容相比,互联网内容的存在期限都非常短。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你张贴到互联网的内容,不久以后就会永远消失。

虽然很多网上的内容毫无价值,但是有一些写得很好,发人深省,消失了十分可惜。这令人沮丧,那些消失的内容就像一个搬走的老朋友,等到你再想起他时,再也找不到他留下的任何踪迹了。

摩天大楼顶上的午餐

《摩天大楼顶上的午餐》是一张著名的黑白照片,拍摄于1932年纽约的一个摩天大楼工地。11个工人坐在摩天大楼顶上的大梁上吃午饭,大梁距下方街道256米,而他们没有任何安全带等保护设施。

拍摄者看上去也很惊险。

不过实际上,大梁底下有一个平台,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危险。而且,照片也是摆拍的。照片发表以后,很多人也来这个地方模仿拍摄。

由于这张照片太有名,纽约市后来甚至将它做成了雕像。

How

Experience

97岁翻译家许渊冲,把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许渊冲的书桌(图片来自网络)

北京大学的畅春园里,有一排排80年代建造的教职工住宅。其中的一扇窗,常常亮灯至深夜三四点,这便是翻译界泰斗、97岁老先生许渊冲的家。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

当今世界,在汉语、英语、法语之间灵活游走的翻译家,许渊冲乃第一人。

他将中国的《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翻译成英文、法文,还将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译成中文。

他的中译英作品《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西厢记》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评价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在节目《朗读者》中,主持人董卿说: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遇见了于连,遇见了李尔王;也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

2011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迄今为止,全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画说唐诗》(中英对照版),就是许渊冲的译作。


这本书从《唐诗三百首》中,精心挑选了108首,再由许渊冲翻译成英文,中英对照。

又邀请了陈佩秋、林曦明等30多位当代著名画师,为每首诗绘上符合意境的海派画作, 典雅精致,颇有收藏价值。


古今中外,东西方文化互译之美,在这一诗一画之间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日一首诗,或诵读抄录、或欣赏研究,跟着大师的脚步,既收获知识,又修身养性。

《画说唐诗》,现壹读有售

1月9日23:59特惠结束

西南联大走出的翻译“狂人”


谈到许渊冲,不少人都评他“自大不羁”。

他在名片上自称:“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甚至说:“我的名字,比名片更响。”这般举止,的确跟传统印象中的谦和大师有些不一样。

能够如此“狂妄”,自然是有资本的。


西南联大旧址


西南联大部分教师合影

前排左三:蒋梦麟 前排右三:梅贻琦

1938年,17岁的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英文系,师从闻一多、钱鍾书 、叶公超、吴宓等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在那个动荡与热忱并存的年月,开启了自己的翻译生涯。


许渊冲大学三年级时的留影

1941年,美国空军“飞虎队”援华抗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所有男生都被调去作翻译。

在欢迎宴会上,如何把言简意深的“三民主义”翻译给美国小伙伴,让大家都犯了难。宴会主持人、时任国民党高级官员的黄仁霖亲自上阵,译为:“Nationality, People’s Sovereignty, People’s Livelihood.”(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美国小伙伴面面相觑不知所云,这个时候,许渊冲站了出来,大嗓门喊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

一下子就把“三民主义”的内涵说明白了。


联大同窗

左起依次为:朱光亚、许渊冲、杨振宁、王传纶、王希季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日子,是许渊冲一生中难忘的经历。那时,他和中国最优秀最有骨气的人一起,在破碎山河中学习并守护着中华文脉。这段经历,让他对于民族文化充满热爱和自信。

1994年,他的中译英作品《中国不朽诗三百首》由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这也是“企鹅”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人译作。大学问家顾毓琇先生对此书赞扬道:“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虽没有得奖,许渊冲却满不在乎:“诺奖年年都有,而我们的唐诗宋词却已经流传了千年。”


他认为,中英互译很难,比英法互译难十倍,而这个重担,只有中国人担得起。他说:

“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咱们国家的科技、军事、商业都在走向世界,所缺的,就是文化这一项,我要填补的,就是这一项。”

《画说唐诗》,现壹读有售

1月9日23:59特惠结束

许渊冲的翻译之道


学翻译的人都知道,翻译是个难两全的活儿,译者必须同时服务于两个“主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

翻译中国古诗词就更让人“望而生畏”。

中国古诗词往往意大于言,外文诗歌却是意等于言。两种诗歌风格,培养出两种思维定式的读者。因此,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精确优美的方式传递给世界大众,何其难也!


许渊冲认为,在翻译时遇到文化差异,首先要往深处想,往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优势上想。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国人看到又圆又亮的月亮,自然会想到故乡。但外国人没有这种文化背景,若是按字面意思“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头想到故乡”,外国人很难感同身受。

因此,在翻译时,他把月光比作了水:“月光明亮如水(a pool of light)”,把思乡的心情描述成:“沉醉在乡愁中的人(drowned in homesickness)”。

这般既诗意又充满英文韵律美的诗句,别说老外了,连小编读了都沉醉不已。

1987年,许渊冲的英译作品《李白诗选一百首》出版,钱鍾书评价道:“要是李白活到当世,也懂英文,必和许渊冲是知己。”


和“直译”派不同的是,许渊冲是不折不扣的“意译派”代言人。

西方把翻译作为一种科学,但许渊冲说:“科学无法解决文学的优美。不能只翻译表面形式,要提取中心思想。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因此,他提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翻译出的作品,不仅有传统文化格式上的工整押韵,更有传统文化思想上的意境。


比如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平仄交替,除了音韵美,还有感情的郁结,翻译难度极大。

美国翻译家Kenneth Rexroth译为: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仅仅依靠英语单词的叠加,丝毫没有把原句的情致体现出来。

林语堂译为:

So dim,so dark,

So dense,so dull,

So damp,so dank,

So dead!

七个以d开头的形容词,形式美满分。

再看许渊冲的版本: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

押韵完美,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主人公“I”,抑扬顿挫之间,传递出作者的愁绪悲伤,生动可感。


许渊冲和夫人照君

或许是对“美”的追求太过极致,2017年,许渊冲不慎在骑车时摔断腿,夫人照君埋怨他不小心,他却说:

“那条路在月光下很美,我只顾着看景,忘记看路。诶这么一说,这一跤,还摔得蛮美的。”

如今,许渊冲已经97岁了,他依然坚持每天翻译一页莎士比亚。没办法骑车,就每天拄着拐杖在楼下慢慢走一走。

每个时代都会有闪烁着大师光芒的人出现,但许渊冲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们,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纯真,却越来越难得。

这般风采,值得我们去书中拜读,在心里仰望。

天下足球 致敬迭戈































鲁迅 自嘲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遗言就不是金圣叹那个文风——透着一股“战斗劲儿”——他清醒得可怕:

不能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想起了老舍儿子舒乙)
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金圣叹临刑前

第一个故事是清末才子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的金圣叹。清朝政府文字狱,他带着弟子在孔庙前面哭,相当于今天的游行骂街、搞行为艺术。这种公知艺术家肯定要被关入大牢,择日问斩。
临刑前,金圣叹请狱卒带封信给大儿子。家人以为是遗言,哆哆嗦嗦打开一看,写着:“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
行刑当天,押到菜市口。金圣叹又出幺蛾子——他对刽子手说,我不想看着其他哥们儿先死,求先从我这里开刀——我也有好处给您, 我身上有银票,你杀了我,就给您啦。
接下来这个情节都超越东野圭吾了。
刽子手手起刀落,第一个咔嚓了金圣叹。结果他脑袋落地,耳朵滚出两团字条, 打开一看,不是银票,分别写着“好”“疼”。
这是第一个故事,好多人都视死如归,金圣叹做得最有趣。

幽默的布特维尔伯爵
最有意思的是法国贵族布特维尔伯爵的故事。
他被判极刑的原因是不顾国家禁止一对一决斗的法令,在红衣大主教窗前与人决斗。走上断头台时,他非常冷静,唯一害怕的是他那漂亮的长髯被剪去。直到旁人保证绝不碰他的美髯时,他才把脑袋放倒木砧上。第一次斩首的刽子手对他说:“您躺好了,伯爵先生,我这是第一次”。
他勃然大怒:“混蛋,你以为我这是第二次吗?”

佛陀圆寂
最后的故事讲佛陀。佛陀三十岁成道,传法49年,80岁那年某天,他感知到自己就要圆寂,提前一天告诉侍奉在身边的弟子。
弟子想,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以后人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于是告诉师兄弟,师兄弟告诉了信徒们。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想拜见佛陀最后一面。
第二天,佛陀仰卧的菩提树旁排起了长队,人们在佛陀脚下磕头,献上鲜花,然后离去。有一个城里的屠夫,走到他面前,既不磕头,也不献花,站着对佛陀说——你不是一直在传法吗?我还没有学会冥想的法门,你为什么就离去呢?
佛陀不生气,也不推诿,勉身站了起来,坐下细细地教了一遍那个男人打坐冥想的法门,然后回去坐下,安然离去。
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佛陀展示出一个好老师的慈悲和坚定。

崔永元 沉默是金

《锵锵三人行》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不少人也挺喜欢窦文涛的主持风格。不过在我看来,窦文涛就是个话痨,说起来总是没完没了,尤其在节目早期。不过,现在他进步很多了,他的进步就在于他不再那么滔滔不绝,而是把说话的机会更多地留给了请来的嘉宾。

虽然现在窦文涛说得不那么多了,但是他却把说起来没完没了这个问题传染给了他请来的嘉宾。比如在节目中,当他把话语权交给另一个人之后,那个人也开始停不下来了,有时候是不想停,有时候是不敢停。因为当他想结束话题的时候,可能刚好看见窦文涛在喝水,或者在走神,他觉得停了就没有人接他的话了,所以只能继续说。另外,他说的肯定是他擅长的那个领域的话题,别人可能不了解,也可能不理解,自然也插不上嘴,所以他也不能停。

结果我们就会看到一幕一幕的这种尴尬,也会看到后期剪辑的时候咔嚓咔嚓地剪。说到这儿,“沉默是金”该上场了。我们可以先来想象一下,比如几个人正在谈话的时候,可能某个话题结束了,这时候大家都不说话了,在下一个话题开始之前可能会空白几分钟,你们觉得这样有问题吗?我觉得没问题,而且觉得这样挺好,没了声音有时候也很美。

经典的电影里总有这样的场景,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爆炸声音巨大,如果你是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而且那家电影院音响效果又特别棒的话,估计看到这个片段你的耳膜会受到很大刺激。但突然间,画面中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当然这不是电影院的播放出了事故,而是这段电影镜头就是无声的,为的就是表现出人被震聋了的感觉。虽然没有声音,但这时候画面上仍然是弹雨横飞,这种感觉是不是特别棒,是不是有一种史诗级的感觉?于无声处听惊雷。所以,有时候没有声音也会很美,艺术作品给我们强化了这个特质。

所以,当几个人在一处聊天,说着说着觉得没话可说了,甚至就是不想再说了的时候,那就不妨安静下来喝点水,或者默默地待一会儿。但有的人就是不想留这种空隙,就是要塞满。可是当你为了满而满的时候,你塞的那些话很可能是言之无物的,而且没什么规律可言,也没有什么感情投入,谁听了这些话会不反感呢?所以,记住这一点,有时候,沉默是金。

可是,作为职业说话人或者一场谈话的组织者,有的人是不敢留白的,觉得那样就会变成播出事件,或者就会出现冷场。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教大家一个技巧。

我原来跟一个女主持人临时搭档过一次,上半场结束后我觉得她特别累,因为她停不下来。我语速比较慢,说的话也不太多,轮到她的时候,她通常会说半天。一开始我有点蒙,不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么多话要说,但也不能打断她。等到下半场的时候,我就开始听她到底都说了些什么,结果我发现,她说的那些话大多没什么意义,基本可以不说。比如,有时候现场需要上一个背景板,我们俩完全可以站在一边,等到背景板拿上来之后再接着说,可是她就是不想把这十几秒或半分钟空着,一定要积极努力地把它填满。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到台下我跟她说,其实这一段可以空着,她说她从来没空过,我让她从下一次开始试一下,虽然有点难,但也要坚持下去。看她面露难色,我就又跟她说了一个方法:不做大面积的描述,要描述个体。
我给她举了个例子,还是跟刚才搬背景板的时候她说的话有关。刚才她是这么说的:“我看到台下的观众都特别快乐,每个人对我们谈的话题都特别有兴趣,每个人都踊跃地举手,从这个欢快的场面来看,我们邀请这位嘉宾来参加这场欢聚一堂的节目是非常正确的。”我跟她说,这种大面积的描述很缺乏诚意,让人听着不舒服,如果你真想描述观众们都很快乐这件事,你可以描述某个人。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最后一排穿着红毛衣的小姑娘,我看你从头到尾都在乐,但我觉得你这么高兴不一定跟我们的节目有关,肯定是你考试成绩特别好,妈妈答应要带你出国旅游了。”或者你看见前排有一个大爷也很高兴,你就可以说:“前排那个笑得特别开心的大爷,我觉得你们家肯定特有钱,因为您镶的是金牙。”这么说既可以把时间填满,大家也会觉得很有趣儿。
虽然我教给了她这个方法,但最后我还是告诉她说,你可以说穿红毛衣的小姑娘,也可以说镶金牙的大爷,但最好的办法是,你什么都不说,安安静静地站着就行了。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对话都是日常进行的,所以不仅可以有这种空白,而且时间稍微长一点儿也没关系。不说话的时候,喝喝茶,看看窗外,给猫挠挠痒痒,我觉得这些都不会让对方感到尴尬,反而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因为顺其自然的,都是让人舒服的。

发生火灾时,楼梯虽然是首选,却不是唯一的防火通道。如果楼梯里浓烟滚滚,加之楼层又不高的话,把床单接在一起顺着窗户爬下去也是一种逃生方法。说话也是一样,防火通道不止一种,你可以恰到好处地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绞尽脑汁想到更好的话题,还可以抓住一个人开个恰到好处的玩笑。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安静下来,就静静的,什么都不说,让空白和无声填满这段空隙,一切就已经非常美好。
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数学家的笑话,思维极度理性的他们总是会把所有的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所以如果你先问:“房子着火怎么办?”他们会回答:“灭火。”但如果你再问:“如果房子没有着火呢?”他们会回答:“那就先把房子点着,然后灭火。”
仔细想想,防火通道就在那儿,如果我们滥用,是不是就有点儿像这则笑话中的数学家了?

现在都在提倡宣传英雄文化、红色文化,我对此非常支持,但同时我也有点儿着急,因为他们讲的故事都不够鲜活。其实这些英雄原型的故事要比电影里演的还精彩,比如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打死杨靖宇后,剖开他的胃,发现里面都是草根、树皮和棉絮,所以日本人都觉得他实在太了不起了。但实际上,故事的真实情况比这还要惊心动魄。
当时杨靖宇的部队就剩杨靖宇一个人,他往山下走,正好碰到一个老乡上来打柴。杨靖宇很警觉,趴在那儿不动了,僵持了一会儿他看清对方是个老乡,就放松警惕走了过去。他给这个老乡钱,让他给自己买点吃的,这个老乡问他是不是抗联的人,他说是。这老乡就劝他投降,杨靖宇皱着眉头想了想,接下来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老乡,咱们要是都投降了,中国就没了。”
然后他就坚持让老乡给他去买吃的,这个老乡见说不动他,只好拿着钱下山了。
下山之后,这个老乡就主动过去跟日本人说山上还有一个抗联的人。日本人问那个人什么样,老乡就描述说,那个人个子很高。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那肯定就是杨靖宇了。于是,日本人和那些抗联的叛徒就顺着老乡指的路追了过去,最后把杨靖宇围到一棵树底下。抗联的叛徒就一直劝他一起投降。可是杨靖宇一句话也不说,其中一个叛徒抬手打了他一枪,日本人又逼着其他叛徒一起朝他开枪,杨靖宇就这么牺牲了。所以,真实的情况是,杨靖宇不是被日本人打死的,而是被叛徒们打死的。
故事很精彩,但让我感动的是杨靖宇对老乡说的那句话:“咱们要是都投降了,中国就没了。”其实我们听那么多故事,无论情节多么波澜壮阔,能够打动我们的也就一两句话。杨靖宇说的这句话,现在听起来都会让我感到心潮澎湃。
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鲜活生动的好故事挖掘出来,用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生动地讲给年轻人听。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述,让他们知道那些英雄都是立体的人。假如他们生活在现在,他在班里是体育课代表,会是好样的;他是学校足球队的先锋,也会是好样的。这样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喜欢、不崇敬。

所以,要幽默,就要先对后错。如果开始就错,一错再错,那是胡来。胡来一般是不好笑的。
我以前看过一个段子,特别好玩。有三个小孩去糖果店买糖,第一个小孩说要买一便士的黑糖。因为黑糖罐子放在比较高的货架上面,所以店老板就把梯子搬过来爬了上去,在那个罐子里给他舀了一便士的黑糖。下来之后他又问第二个小孩子要买什么,第二个小孩说他也要买一便士的黑糖。结果这个老板只好又去爬梯子,爬到一半他突然想起来什么,就问第三个小孩:“你不会也是要买一便士黑糖吧?”那个小孩说:“不是。”于是店老板就爬上去了,舀了一便士的黑糖下来了。然后他问第三个小孩:“那你要买什么呀?”那小孩子说:“我要买两便士的黑糖……”看上去这就是个小孩子的玩笑,可是实际上它也是存在一个逻辑的。这个店老板,在前两个孩子的思维里吃了亏,所以他就核对了一下第三个孩子的思维,觉得没问题才放心地去爬梯子了。可是他没想到,在孩子的思维里,两便士和一便士是不一样的,但是在那个特殊的语境下,它就是一样的。
逻辑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为什么幽默好玩?幽默不夸张,幽默不是说让你觉得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儿,而是让你觉得就会出现这样的事儿。
在逻辑推演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许多问题,包括误会、巧合、执着、坚持、连续、冷酷、暴力、温柔……其中,我们中国人最爱用的模式是误会和巧合。
由于误会造成的幽默特别多,我们过去看的中国电影里的喜剧,大部分都会用到这一招。
电影《锦上添花》里,胖大妈和老解决两个人都没有老伴儿,别人就给他们俩撮合。胖大妈知道以后特别不好意思,老解决倒是没太把这事儿放心上,他成天想的就是怎么用电磙子,就是小发动机,让那个小电站能有电。有一次,他们俩约好了在一个山亭上见面,结果就因为误会闹了笑话。胖大妈来见面是为了跟老解决谈恋爱,可老解决满心想的是怎么从胖大妈他们生产队借来电磙子发电。所以这时候老解决就说:“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咱们赶紧把这事儿办了吧。”胖大妈一听,觉得这人说话也太直接了,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老解决的意思是,这一发电,村里能用,车站也能用,大家就都知道这个事了,所以赶快把电磙子借给他是正事儿。你看,误会就这么产生了。
那么最后这个误会是怎么拉响警报的呢?胖大妈听老解决说要抓紧把事儿办了,就说:“好,那先把日子定下来吧。”老解决说:“好啊,那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搬合适。”胖大妈说的是结婚的日子,老解决说的是搬电磙子的日子。所以,胖大妈一听糊涂了。老解决又说:“扛也行啊。”胖大妈彻底蒙了,就问:“你说的是什么呀?”老解决说:“电磙子呀。”胖大妈一听又羞又气,赶紧跑了。老解决这时候才明白过味来,胖大妈是来谈他俩结婚的事儿的,然后他急忙在后头追了过去。这就是一个典型由误会引起的幽默的场景。
在中国的喜剧电影里,巧合用得也特别多。比如,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于是就开始展开热烈的追求,百般讨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因此伤害了一个叔叔,或者得罪了一个阿姨。最后,等小伙子终于有机会去姑娘家见家长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之前伤害和得罪过的人正巧是这个姑娘的父亲或母亲。你想想,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别说谈恋爱了,还有可能被轰出去。这也是幽默形式的一种。
除了误会和巧合之外,执着和坚持也会形成幽默。我们举一些国外戏剧的例子,比如卓别林的电影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他演的小偷在前面跑,有个警察在后面追。楼上楼下、楼左楼右,警察一路追着他追到了一个旋转平台上,这时候两个人就绕着这个旋转平台接着你跑我追,中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小偷害怕被抓到所以跑得快,很快就绕到了警察的后面。他还嫌警察跑得慢,老用手去推警察,让警察快点儿跑。这时候,正常逻辑应该是警察一回头,就把他抓住了。但是警察就是不回头,结果就变成了小偷追着警察跑。两个人都很执着,就这样成就了一个经典的幽默桥段。
幽默与很多方面都紧密相连:设计、逻辑、心态、气氛,还有天赋等。关于幽默,还有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想和你们分享。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抑郁症的人群非喜剧演员莫属:卓别林、憨豆先生扮演者、周星驰、几年前自杀的罗宾·威廉姆斯……这充分证明:要让人笑一次,不难;让人笑一阵,难一些;但如果一辈子都在努力让别人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幽默为职业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我很喜欢中国的一个脱口秀演员,他叫黄西。我采访的时候跟他说:“大家都说你特别勤奋。”他说:“对,我每天都要写十个段子,因为我的脱口秀是不能抄的,必须自己创作。”我又问他:“如果这十个都不好笑怎么办?”他说:“那我就知道了,这世界上有十个段子,不可笑。”真够可笑的。

要成为一个好的说话者,需要在意和改变的事情很多:表情、语气、用词、手势、情感、逻辑……仿佛有太多的因素可以左右说话这件事。的确,要想说好话,不是一拍脑门、一跺脚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以及努力的练习。
但当我们向更深处探寻,一个好的谈话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思考者。能把一句话说得特明白,一定是因为说话的人想得特明白。你觉得对方的话击中了你,也一定是他既找到了话语的重点,又找到了你的核心点。
从复杂到简单,我们始终要相信,成为一个好的说话者,不仅要考虑那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线索,更要考虑说话的本质:思考。
因为你只有想明白才能说明白,只有你想的是对的,你说的才能是对的。想这件事本身,虽然看似很难,但实际却非常简单。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回归问题与邓小平展开磋商。在此之前,这位“铁娘子”刚刚赢得了马岛战争,帮助英国在国际上重新赢得了声威和底气。所以在香港问题上,刚开始她的态度十分强硬,想要“以主权换治权”,甚至搬出了英国与已经灭亡的清朝政府签订的三个条约。她表示,只要中国承认英国继续对香港拥有管理权,那么她愿意考虑向英国议会提议,以令中国满意的方式处理香港的主权归属问题。
但是邓小平直接否定了她的提议,说到香港的主权归属,这位小个子的中国巨人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的态度很明确,也很坚决,就是租期到了必须回归,这是谈判的底线和原则,有了这个前提,才有可能接着往下谈,否则一切免谈。
面对邓小平同样强硬的态度,撒切尔夫人只得让步。确保了这个底线没被碰触之后,邓小平继续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撒切尔夫人心有不甘,在谈判结尾时问了邓小平一个问题:“如果中英双方谈判不成功怎么办?”邓小平很坦然地告诉她,中国政府在提出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如果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动乱,中国会考虑换种方式收回,但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收回香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真正的外交家在国际谈判桌上都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在他们看来,这些底线和原则如领土一样,不可侵犯。
现代社会有太多可以妥协和调整的空间,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什么都可以谈的假象。不论在什么层面,有些事,在一个节点上,就是不应该谈下去的。谈不下去,很正常。
但是,除了绝对需要坚守的原则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其他的不必要条件需要最优化的组合,而这样的组合常常是方向性的调整和结构性的整合。说白话,就是要让对方高兴,让他觉得:“不错不错,我还有些甜头。”
关于这一点,万隆会议更为经典。20世纪50年代,亚非各国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
会议开始后,很多国家对中国发起了攻击,说中国作为新兴的亚洲大国,会实行“霸权主义”,进而“称霸亚洲”,所以他们联合起来抵制中国。周恩来总理一上台就抛出了“求同存异”的谈判原则。他说:“中国此次前来并不是要立异,而是想跟所有亚非国家站在一起,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们都经历过战争的苦难,大家需要统一战线抵抗帝国主义,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他的即兴演讲立刻赢得了许多国家代表的掌声,会后他们纷纷过来跟周恩来总理握手。危机就这样被化解,会议得以继续在和平的氛围内谈下去。
看了中英谈判和万隆会议两个例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谈判过程中,除了原则问题不能妥协之外,在其他问题上还是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的。比如,在万隆会议这件事情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本身,在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的同时也表露了一定的让步和妥协,即先解决“求同”的问题,把“存异”放到一旁,而不是说必须一次性地解决所有问题。
谈判其实就是这样,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毫不让步,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说话,从不考虑对方的利益,甚至丝毫也不给对方留余地,那么最后只能产生两种结果: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却互不相让,结果很可能会两败俱伤;如果一方强一方弱,强者长期打压弱者,那么很可能就会招致弱者的致命抵抗,这样一来,强者虽然会获得一时的利益,但也会让自己陷入长期不安全的境地。
所以,要想让谈判取得成效,就要学会妥协。但是怎么妥协,妥协的程度是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妥协,都是需要技巧的。比如说,在一场外交谈判中,如果一方提出了一些额外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经过协商是可以解决的,这时候另一方就可以这样说:“关于贵方最后提出的几个问题,并不在这次谈判的话题之内,但我方对此也很感兴趣,希望在下次会谈时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些问题。”这样说,既给事情留了余地,也给自己一方争取了事后商量的时间。但如果对方提出来的是不可谈的问题,比如主权问题,那你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个话题不在我们谈判之列,不要说下次,永远没有谈判的可能。

当所有人都进的时候,你退,你就赢了
我唱歌不太好,这件事情,只有一小拨人知道。但是没关系,我反调唱得好啊,这件事情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你觉得我在开玩笑,但我的态度其实很认真。无论是生活,还是说话,一定会遇到要唱反调的时候。原因倒不是非得搞事情,而是在很多时候,正着走的人太多,路都给占尽了,唯独朝相反的方向,才能下得了脚。
逻辑上的反向思维体现在演讲、谈判,甚至日常的工作中,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2005年的某一天,一个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给和顺当代言人。当时我都不知道和顺具体在哪儿,也不知道代言是要做什么,但因为是朋友的要求,所以就答应了下来。当天下午朋友直接过来找我,我才知道原来是中央电视台正在做“魅力中国·魅力名镇”的展示活动,和顺作为云南腾冲下辖的一个古镇,参与了评比。当时朋友给了我两本画册,里面有和顺从古至今的一些资料。说实话,画面非常漂亮,而且和顺的历史和文化也的确震撼到了我。但是一看竞争对手的资料,李庄、乌镇、宏村、西递村、丽江古城……都是这个级别的。我跟朋友说:“如果正面竞争,根本轮不到咱们啊,因为和顺基本没人听说过,就连我都没听说过,所以我得想想办法另辟蹊径。”然后我让朋友先回去等消息,有了眉目之后我会给他发短信。
回到家躺在床上,我一遍一遍地翻看和顺的两本画册,终于想到了出奇制胜的办法——以退为进。天快亮的时候,我给朋友发了信息,让他把我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一切就绪,整装待发。
到了现场,敬一丹大姐是主持人,全场来了一百多位历史界、文化界的专家,我是第三个上台的,一站到台上,我就知道我们赢定了。
上台之后我说:“我是和顺的形象代言人,我来的时候乡亲们都说,咱们退出吧,你看看人家李庄、乌镇,都是历史名镇,咱们这个小村子有啥可说的呢?我说怎么能退出呢,我们一定得去看看人家都讲了什么,学习一下他们的先进经验,这样也有利于咱们这个小村子将来的成长啊。”听到这儿,台下掌声一片。以退为进第一招管用了。
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和顺,以退为进的策略持续在线。我大概是这么说的:
第一,我们和顺的历史很短,只有六百多年,比美国才长四百多年。
第二,我们和顺开放得太早,四百多年前已经开放了,当时的人们大多会去缅甸,也有的远渡重洋到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出国回来的人带回来许多稀罕物,我们那儿有句顺口溜:罗马的钟、英国的门、捷克的灯罩、德国的盆。这些东西在北京都会被装在玻璃罩里,放在博物馆里,但是这些东西我们和顺家家户户都有,有的就在街上扔着。有一次我看见一个老乡在喂猪,在泔水桶上我竟然发现了“美孚洋行”四个字,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第三,我们和顺的建筑看起来也比较凌乱,有徽派的、有江南水乡的、有欧式的,还有中西合璧的,一点儿都不统一。而且这些建筑从来没有翻新过,六百多年了还原封不动,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太旧了。
第四,我们和顺人都有点儿不务正业,别的地方农民家里都摆着农具,我们这里家家摆的都是文房四宝。有时候游客来了,会把我们贴在墙上的宣传标语撕走一块,还会把饭馆里的菜单偷偷装进包里,这些东西有什么可拿的呢,只不过是我们的老乡随手写的而已,可能游客把这些东西当成书法拓片了吧。另外,我们和顺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了集邮社,30年代就有了音乐社、话剧社、足球队和篮球队,40年代就演出了曹禺先生的《日出》、郭沫若先生的《孔雀胆》,到今天剧照还完整地保留着。还有,我们和顺早在1936年就有了自己的出版物,1946年就开始办报纸,还出过一本书叫《青年宝鉴》,是当时出国必看的一本书。你们说,这么多时间不用来好好种地,我们是不是有点儿不务正业?
第五,我们这儿的人都不太会说话,比如,你碰到我们这儿的老人,他们会问你:尊号何为?昆仲几位?实际上就是问:你叫什么?家里弟兄几个?我给他们纠正了好多遍,他们都改不过来,可能是看书看得太多成了习惯吧。
第六,别的地方的农民都会踏踏实实种地,我们这儿的农民早上把牛放到山上吃草以后,就都到图书馆去看书了。大家爱看闲书是因为1928年我们乡里就建了图书馆,当时还劳烦胡适先生给我们题了字,后来楚图南先生、钱伟长先生也都给我们题了字。图书馆里的书也不多,只有七万多册,也没什么太好的书,基本都是一些古籍、善本和孤本。有人说这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我也认为是,但是我总觉得农村要这么大的图书馆干什么用呢?
第七,我们这里还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比如有一个人叫艾思奇,他写了一本《大众哲学》,据说当年是超级畅销书。后来他把哲学带到了延安,毛泽东主席还曾写信向他请教。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人叫张宝廷,人们都叫他“翡翠大王”,现在大家看到的翡翠都是他在缅甸发现、加工、制作,然后卖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时间紧张,来不及细说,就先说这些吧。
在演讲的最后我说:“乡亲们说,我们评不上魅力小镇没有关系,但是希望魅力小镇最后的颁奖仪式能在我们和顺举行,因为乡亲们想看一看,到底中国还有哪个小镇比和顺更有魅力。”
后来,评委宣布结果,和顺成为当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
为和顺代言的这个过程,我把以退为进这个策略掰开揉碎贯穿到了演讲的每一环。我花了一个晚上,“充分”了解了和顺那些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在这种竞争中,面对同样强大的对手,如果一味示强并不容易占到先机,你强人家也不弱,甚至有些地方比你还厉害。所以要适当示弱,但是又不能完全示弱,而是要剑走偏锋,用貌似示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优势,尤其是把别人没有的那些优势一一呈现。所以,当全场都在进的时候,我们一退,就给大家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所以最终我们获胜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早的时候,有一期节目请来了很多嘉宾做分享,其中一个小伙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小伙子的工作是电线维护,很重要但是也很无聊。他在分享的时候,自己讲得热热闹闹,手势动作特别多,心情也特别开心。我就问他:“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所有人都笑了。
他很严肃地回答说:“我爸爸跟我说过,人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的呢。”
当下的瞬间,我觉得好像被雷击中了一样。生活中我们总会有某个瞬间突然被打动,而打动我们的往往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一点儿都不哲学,一点儿也不深奥。这些话不会因为是从一个名人口中说出,还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口中说出,而有任何价值和分量上的变化。因为说的都是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一样的,但是看见它的窗口有很多,一切就看你选择打开哪一个。
虽然这些话若是从一个名人的口中说出,我们可能会当作名人警句来记诵,但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口中说出,它的价值也一点儿不打折扣。


布袋和尚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为原来的型态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示佛法的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有一颗包容别人的心。
由于契此的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气生财、累积财富的意思,而受民间信仰的人视之为财神供奉,一般商家如彩券行、餐厅等,也会在店铺里供其塑像。

布袋和尚有一首禅诗写得极妙:“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寥寥数语,大有深意。

我们可以想象诗中描绘的那个场景:一个人赤着脚站在稻田里,低头插秧时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的蓝天白云,一边插秧,一边后退,退到最后秧苗插满水田。
是参禅的境界,也是生活中的真理,有些事情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后退,实则早已经大踏步向前。

拿柔道举个例子吧。在比赛之前,柔道选手会不停地鞠躬,给对手鞠躬,给教练鞠躬,还要向自己国家的方向鞠躬,甚至还要给垫子鞠躬。总之,要鞠一圈躬之后比赛才会正式开始。不像摔跤,选手双方会相互做个手势,表示一下敬意之后就会开练了。在柔道比赛中,真正的高手不是一招就能把对手摔得失去知觉的人,而是不仅技艺高超,还能收放自如、点到为止的人。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会把对手摔得非常狠,但不会把对手摔晕,而是会给对手留一个可以敲垫子认输的机会。如果你问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他们可能也回答不上来,可能境界到了,自然就可以了吧。

最能体现日本的道的,是日本的围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围棋比较兴盛的时期,中国和日本都是围棋强国,当时中国的优秀选手有马晓春、聂卫平,日本也有一批很优秀的选手,比如小林光一、武宫正树、藤泽秀行。但渐渐地,在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的时候,日本基本上已经很少再能入围决赛,获胜的不是中国就是韩国。主要是因为中国和韩国的棋手相比棋形是否好看,似乎更在意输赢。所以,日本的围棋就这样慢慢衰落了。
我最喜欢的日本选手是武宫正树,他的下法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宇宙流”。因为我不会下围棋,我就向人请教宇宙流是什么意思,他说宇宙流就是下棋的时候棋形非常漂亮。我说那是赢还是输呢,他说宇宙流不讨论输赢的问题,只讨论棋形。我说外行人怎么感受棋形是好是坏,他说你可以眯起眼睛来看,如果棋形看起来像一幅画,就是好的。后来我找到武宫正树的书来看,果然像他说的那样,所有的棋形都特别漂亮。这就是棋道,它不是以胜负作为衡量的准绳。他当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即使赢了棋,但如果棋形很难看,我也会非常伤心。但是,如果棋形特别漂亮,即使输了棋,我也会很高兴。”

人一旦失去敬畏和尊重,就会失去平静和安宁。

其实,这么多年我也一直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像别的主持人一样,很单纯地享受做节目的快乐以及因为做节目而带来的成名的快乐,就是走在街上谁都认识你,走到哪里人都对你充满善意的那种快乐。我报过案、排长队买过东西、出差坐过火车和飞机,几乎都能受到非常好的待遇,比如升舱或者让我先上,哪怕是出门买一个小糕点,也会有人说:“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一个新出炉的。”我应该特别高兴的对吧,至少按道理没有理由不高兴,但好像就真的高兴不起来,我的朋友都说:“你太矫情了,你这个人没法养!”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在一个文明的国度,每个人都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和尊重。
每个人都普通而平等,走在街上不会有人莫名其妙嫌弃我走路慢或者是走路快而打我一顿;不会在下雪天我抱着孩子好话说遍,出租车司机就是不停,只是因为路程太短。听起来很荒谬是吧,但我告诉你,所有这些都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可能当时的当事人是路人甲,但如果我们不做任何的改变,很可能下一个就是我们自己。你不知道听到这些的时候我有多愤恨,真的,我在那个时候从来没想:“有一天我混成一个名人,变成一个大官,我让你们每个人都对我好。”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我想的是,我不变,这个社会会变,它会变得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珍爱每一朵花,珍爱每一只小猫,那才是我们要的美好的生活,不是吗?
最近和女儿微信聊天,她说她正在看《三峡好人》,很喜欢里面一个镜头的画面和颜色。我跟她说,贾樟柯的电影都很好,最值得看的是《小武》。
她回了我一个微信表情,意思是“好的”。

真的让我遇到这样的冷漠之人、讨厌之人,我倒是有一条很中肯的建议给他,很简单,很实用,两个字:闭嘴。
说回来,无论是在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还是在我们平时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要表达自己,而且应该在表达中把对方也考虑在内,放在心上,不能什么都是“我”,更多的应该是“我们”。
说话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忍不住说这个,忍不住说那个。仿佛哪句话憋在肚子里就会消化不良,但真正让这个世界肚子痛的是我们不怎么释放的关怀。我们为何能如此忍住关怀呢?
学习关怀,每个成年人听起来都会感觉奇怪,对吧?就好像你会去教一个成年人学习吃饭、上厕所吗?那现在我在干吗呢?我当然是在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关怀,具体一点儿,是学习“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实际上有两个境界,最高境界是你发自内心的,是你骨子里的,你会尊敬每一个人,不管他干什么,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薪水有多少,不管他处于什么生存环境、是什么家庭背景,你都会尊敬他。差一点儿的,就是你可以装出来,也算是个技巧吧,你可以装得很有人文关怀,你可以装得尊敬每一个人。
但是,如果压根儿就不知道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甚至连装都不装,那么这和随地大小便就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了。

很庆幸,这么多年,遇到这些人。
前几天,我的学生送了我一本书,还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往往都是片刻的,那么我们的人生真的就是为了某些瞬间活着的吗?”
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也想讲给大家。很早之前我们采访过一个老爷爷,70多岁,他有一本日记本,每天遇到一件高兴的事儿,就会写上一个“福”。比如,“今天我跟老马下棋,连赢三盘,来个福字”,大概都是这种,一天没停过。这样的日记本已经积了厚厚一摞。突然翻到一页,上面写着“今天被车撞了,去了医院”,我就很奇怪:都去医院了,怎么还能写个“福”?“医院一检查,说不缺钙!”
所以,什么是瞬间呢?什么又是永恒呢?这就像是一个只要活着就永远也参不透的命题,但也不是完全说不明白,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假设成话尽散场后的那盏灯,大部分时候很无奈,也有那么一点儿无聊,但只要看见灯亮着,就足够我们温暖自己,也温暖彼此,就足够我们坦坦荡荡写一个大大的“福”。

1948年电影上映,票房一塌糊涂,没人觉得好。一直到1995年,在意大利举办了一个中国电影回顾展。当时选了两部影片,《马路天使》和《小城之春》。原本是想着外国人可以被《马路天使》震撼一下,结果万万没想到,带来爆炸性影响的是《小城之春》。外国人极其惊讶,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竟然有这样的电影,太伟大了。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我们也才算明白了原来这部电影这么好啊。
就像说话一样,很多话,当时听不懂,别着急,放着,慢慢来,总有一天你能听到它的回响。
姜文的每一部电影我都很喜欢,最喜欢的始终是《太阳照常升起》,当然《让子弹飞》也很喜欢,但从我个人欣赏电影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种电影看不看都行,因为有的是人会拍这种电影,不一定非得是姜文。为此,他说:“《让子弹飞》是我给观众的礼物,《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给我的礼物。”第一次听他说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感动,真的太美了。
因为我自己太爱这部电影了,几乎记得里面所有的画面。其中讲到女生要去俄罗斯找自己的丈夫,背景音乐是首新疆歌曲,那是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能够听到的为数不多的一首歌,我第一次听是在大学宿舍,一个维吾尔族的同学伊力汗唱的,第二次就是这部电影里了。姜文不仅抓住了那段共同的时代记忆,更是抓住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人一辈子有多难啊,能有几件事可以由衷觉得是上帝给自己的礼物啊,至少活到现在我还在寻找。
有一次和一个学生聊到这部电影,她也非常喜欢,说虽然看不懂,但就是觉得很美。我说这就够了,电影不用看懂,没有什么看懂看不懂的,我们想象的电影都是一个故事,你都不用记住里面有谁,这都没关系,只要你还记得那些画面,蓝天白云、扔起来的算盘珠、远山、独独站立的树、女人的绣鞋、白房子,还有轰隆驶过的火车。只要你记着这些,就够了。看不懂的电影多了,一点儿不妨碍它是优秀的作品,不妨碍你感受到它的美。
现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原拷贝和出现在镜头中的拖拉机都完整保存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展馆里。而且我始终觉得,这小子前面拍那么多部电影就是为了拍这么一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先拍了这个,估计后面就没人和他玩儿了。
之前总有人问我:你找到自己“上帝的礼物”,或者宿命感了吗?我会觉得我的宿命感就很像《小城之春》,可能我做了非常多的事情,自己觉得特别好,有那么点儿了不起,然后等到纪念我逝世95周年的时候,大家才突然发现,原来那个叫崔永元的人,还曾经养过一只叫安娜的猫。

所以,热爱这事儿真没地儿说理去,喜欢有时候就是最大的驱动力,不理解没关系,原本也没指望所有人都理解不是。明明人家睡着了还睡得特香,你醒了就非得把人拉起来,多讨厌。
回到一开始,《电影传奇》和《电影传奇》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陪我度过了很艰难的一段时光,日子开始不再只是焦虑能不能睡着、能睡多久,还多了很多别的色彩。谁让我们是在造梦呢?梦里当然就可以做自己啊,想说的就说,不想说的就不说呗。
由此可见,医生的建议真好。
不过,如果你问我:真的是电影帮助你从疾病中走出来的吗?
我会回答你:主要还是靠药。

“口述历史”在做什么?答案就是“给我们留下一个千百年后还可以和先人温馨对话的机会”。

陈虻之前说过一句话:要成为一个主持人,先成为一个人。
以前总觉得这句话挺装的,突然有一天就理解了他的话,就像有一天突然看懂了《复活》一样。做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很多年都只是一件道具、一个传声筒。那个时候享受的那些喜悦当然是浅薄的,有鲜花、有掌声,甚至你到市场买一根黄瓜都能得到便宜,所有的好你都能享受到。但是,等你有一天突然意识到,你自己远没有那么重要,你确确实实应该去做一个人,而不是明星,当你开始努力去做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过去的那些快乐都不重要了。时至今日,你发现想追求的已经非常艰难,远比前半辈子经历的难得多,你有时候能找到哪怕一点儿这样的感觉都是三生有幸。
我不信一个人做不好人,却说得好话。
我知道或许你更希望从这本书里学到说话的各种技巧,却看到我画了那么多个圈。我把自己的人生故事放在圈里,把时代的种种放在圈里,把我对你和未来的期盼都放在圈里,却唯独不想你把自己放在圈里。
同样的道理,不要告诉我你懂得了怎么做人,那是扯淡。
因为,你明白要做一个人已经很了不起了。
该怎么做人,安娜也成天想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答案。
但她还是一直努力在做,你也一样。
电影《天气预报员》中有过这么一段台词:“艰难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太容易,毕竟成年人的生活里很少有‘容易’二字。”
就像这么多年,实话没有放过我,我也没有放过实话不是。

视频学习胜过读书吗?

现在,网上的课程视频和讲座视频,越来越多。同样的内容,可以读书学习,也可以视频学习,大家喜欢哪一种?

我比较喜欢读书,实在没耐心视频学习。

书籍只要随手一翻,就知道大概的内容了,哪些章节需要重点阅读。视频行吗?不行,只能从头到尾,看完整个视频。看完才发现,10分钟的视频,只有1分钟是想听的。读书读到精彩之处,可以停下来慢慢琢磨,反复读上几遍。视频行吗?很麻烦,如果要回到10秒前,多拖几次播放轴,保证让你心情烦躁。

奇怪的是,我发现, 很多人宁愿看视频,也不想读书。

举例来说,我遇到过同学跟我说:老师,我想学习 React,你有好的视频教程推荐吗?你可以看文档啊,官方文档写得不错。老师,我觉得视频学起来更快,文档不好懂,看起来太慢了。

我感到很困惑,明明是读书的学习效率比较高,为什么别人不这样想呢?

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人们喜欢视频学习。

文章说, 人类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不是”读书 + 思考”,而是”观察 + 模仿”。 前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投入,后者只需要短时间注意力,更符合人类的天性。

我一下子就想通了,有些知识,读书读半天也不一定明白,但是亲眼看别人做一遍,马上就能懂。即使不完全懂,至少知道怎么模仿。所以才会有”百闻(文)不如一见”,人们更容易接受形象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文字。

大部分领域的入门方式,都是”观察和模仿”,所以视频学习更有效。 对于深入学习,文字和书籍的效果可能好于视频,因为入门以后再往上走,”理解 + 思考”的作用越来越大,”观察 + 模仿”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入门,成为专业工作者毕竟是少数。

所以,视频学习才是初学者更好的方式,或者说,视频是大众学习的主流,读书更适用于某个主题的进阶学习。

以前没条件视频学习,现在不一样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以前没人拍的知识,现在都有人拍;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又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消费视频。我们已经进了视频学习的时代,视频网站可能是新时代的图书馆和印刷机。

Linus 谈美国

Linux 操作系统的创始人 Linus Torvalds,最近在一次访谈里面,谈到了他为什么会移居美国,以及对美国的印象。

(1)为什么来美国?

我1997年离开芬兰,搬家到了美国。

那时我还很年轻,有一家创业公司邀请我来美国。该公司从事的就是在 80386 体系上面开发 Linux 系统,这正是我非常熟悉的领域。他们做的事情也非常有趣,所以我就来了。

当时的芬兰非常注重高科技,但以手机技术为主。诺基亚就是芬兰的公司,那时是世界最大的手机公司,也是芬兰最大的公司。

我对手机不感兴趣,那时的手机还没有变成小型计算机,人们只能用它打电话。美国看起来似乎很有趣,我和妻子以及我们当时10 周大的女儿搬到了这里。

当你刚有第一个孩子,就搬家到另一个国家,并且周围没有家人朋友,这可能不太明智。但是,我们那时还年轻,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一切就都很顺利。

我还记得那年二月份搬家时的情景,离开时赫尔辛基很冷,大约零下 20°C,当我们达到旧金山机场,天气晴朗温暖宜人,气温是零上20°C。

(2)美国是怎样的国家?

美国的生活很有趣,这些年我已经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家。当然,我还是很想念芬兰的一些地方。美国的问题是,它的教育系统是一场灾难。你必须搬到正确的地区,才能进入好的小学或中学,如果你要上一所好大学,就要支付多到疯狂的钱。这是美国的一种耻辱。美国的医疗系统也有问题。另外,美国的政治已经从”有点奇怪”,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可怕。芬兰都没有这些问题。

美国也有很多优势,不仅仅是天气。我们后来从加州搬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这里的天气不像湾区那么好,但还是比芬兰好很多。我们在美国待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的孩子不会说芬兰语,我和我妻子都来自芬兰的讲瑞典语的少数民族,所以我们在家里说瑞典语。我们在这里已经有很多朋友和各种社会关系。在美国,只要你有一份好工作,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美国社会的失败。

我们考虑过搬回芬兰吗?有那么几次确实想搬。首先是孩子们小学开学的时候。然后是孩子们开始上中学时,接着是上大学时。你看到里面的规律了吗?、

要是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我大概也会考虑搬走。总的来说,美国的政治让我感到担忧,美国至上论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令人感到悲伤和可怕。尤其是那些拥护者从来没有国外生活经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

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可爱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国家,拥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人群,以及自然风光。我喜欢这一点。事实上,如果我要搬回芬兰,对我来说最困难的部分可能就是这个。芬兰是一个非常友善、理智和安全的国家,但它也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而且非常单一化。

特朗普当总统时,你经常可以看到挂着美国国旗的巨大卡车,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高喊着”美国第一”、”美国伟大”,这让人很困扰。

有时甚至是受过教育的人,也相信这点。我的家庭医生坚信美国的医疗制度是世界最好的,但他从来没在其他国家生活的,拒绝承认其他国家实际上拥有更好的医疗制度。是的,他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民族主义无处不在,包括欧洲,甚至包括芬兰,但它的美国版本似乎确实有毒。

老实说,这也是我住在西海岸的原因之一。俄勒冈州基本上非常自由,你肯定不会经常看到那些支持特朗普的旗帜。

(3)家庭生活

我的家庭生活相当正常。我有三个女儿,但她们年纪大了,大部分都飞走了。最小的还在上大学,暑假回家。二女儿正在读研究生,暑假不回家。大女儿在东海岸工作。我们仍然尝试全家一起度假,但去年的疫情让这一切没法实现。

所以这些天,家里主要就是我和妻子,还有两只狗和一只猫。我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离第二次疫苗接种还有几周的时间。再过几个月,我会再次去潜水,期待着恢复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

王胖生态养殖

简介:人的一生,唯有意志与尊严不可放下,请把责任与爱心传承给下一代

从深圳返回家乡
从事生态农业

















祝福王胖走出阴霾

白居易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春江花朝秋月夜



这版《琵琶行》太行了!濮存昕激情朗读泪洒现场

李渔:古今第一闲人

李渔,明末清初文艺大家,对生活美学极其倡导,素有才子美誉,世称“李十郎”。

南京芥子园中的李渔像

南京芥子园

在传奇《风筝误》的结尾,李渔阐明了他卖笑不卖愁的创作观: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阕。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
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芥子园“地止一丘”,所以取名“芥子”。但经过李渔独具匠心的设计后,倒也显得曲中见幽,古中见雅,有“月榭”“歌台”“浮白轩”诸景。跟“且停亭”一样,李渔还在各处配上了相得益彰的对联,譬如月榭联: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对于装点居室亭园所必要的花草树竹,李渔也很有心得,且嗜花如命: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如果一个中国人想要追求一点雅致传统的私人生活,那就一定绕不过李渔。早在三百多年前,他就是中国当时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美食家、出版家、园林设计师,这个头衔可以继续写下去,总之,除了出仕这条古代知识分子的传统出路之外,他几乎探索了明末清初所有的生活可能,而且还把这些可能上升为美学。所以,我把他称为古今第一闲人。在做闲人这件事情上,李渔先生不单是空前,而且很可能是绝后,大概未来也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以闲出他的水准。

李渔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即公元1611年。祖籍浙江兰溪,家族因为从事药材生意,家境非常优越。兰溪这个地方的人大多以从事中医药为生,其中以诸葛家最为著名,他们自称是诸葛亮的后裔,从事中医药生意是为了遵循祖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兰溪人从明代开始就不断地向外扩张生意网络,李渔的祖父因此跟随“兰溪药帮”去到江苏如皋。商人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很低,童年时期李渔就显示出了良好的悟性,因此家人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能够走上科举之路,不惜花重金请来如皋最好的私塾先生,对他进行严格的八股文和诗文训练。

在科举这条路上,李渔一开始非常顺利,在25岁那年考中秀才。但是28岁回老家考举人失败,复习一年之后去杭州再次参加乡试,依然名落孙山。这一次失利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一种刺激来自考中的朋友和熟人,他们高中之后马上装作不认识李渔;另一种刺激来自回乡路上,李渔遭遇强盗,凡是拿不出钱买命的同行人,都被强盗当场乱刀砍死。一次乡试,让李渔见识到了人生中的两面,每一面都很冷血凉薄。

到了32岁时,李渔已经是个中年人,再次去参加考试。此时大明王朝已经步入余晖,满人的铁骑正在横扫天下。天下动荡,风雨飘摇,通过科考取得功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李渔从此彻底断绝了通过科考出仕的念头,开始做一个闲人。王朝更迭,兵火连天,李渔的家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于是他在兰溪老家隐居起来,在伊山修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处庭园,称之为“伊山别业”,一隐居就是三年。从举子变成隐士,可以说是李渔人生中的一大步,彻底放弃功名走上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但是李渔的步伐没有停留在小隐隐于野,1648年他做了一件在今天看来都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卖掉伊山别业,拿着这笔钱举家搬往杭州,他准备在杭州租房以卖文字为生,开始大隐隐于市的新生活。

这种类似赌博一样的人生变轨居然也成了。李渔去到杭州,发现当时的人们热衷于看戏剧和读话本小说,民间的戏剧和出版行业非常活跃,于是李渔果断拥抱市场,拥抱市民,开始创作话本小说和戏剧。他的才情很好,下笔又快,小说和剧本完全贴合读者、观众的需求。很快他就在杭州站稳了脚跟,只要他出手,作品立即就被一抢而空。他快的时候十几天就能写一出剧,转手就拿去上演,有的时候甚至会边写边演,李渔成为了清初中国的“巴尔扎克”或者“莎士比亚”那样的人物。靠着他的一管笔,真的养活了一大家子人,而且为他赢得了相当的声誉。

到了1662年(一说是1658年),李渔再度全家搬迁,从杭州跑到了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如果说当年李渔从兰溪搬到杭州,算是一次和命运的赌博,想要做一个站着把钱赚了的文人,那么他从杭州搬迁到南京,则是完全沉浸到了他的新角色,从文人彻底转变为一名商人。为什么他要搬去南京呢?原因也同样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当时南京是出版印刷业的重镇,李渔名满江南,大量出版商在南京盗印他的作品,让他蒙受了经济损失。因此,他举家搬迁到南京,在南京开设自己的书坊,提供正版书。同时不断向官府告举,要求为他主持公道。

除了开设自己的书坊,他还在南京创建了自己的家庭戏班。李渔好色,娶了许多的姬妾,他让自己的小妾们充当演员,自己任戏班班头,上演自己写的剧目。李家班不单在南京前往名士权贵家演出,而且还举办全国巡演。按照李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全国九州,历其六七”,李家班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正因为这样,李渔被士人阶层批评,说他带着老婆到处要钱是“打秋风”。也因为他身为文人却操持戏剧这种当时所谓的贱业,让许多人对李渔直翻白眼,说他是名教罪人。

但李渔自己也没办法,他去到金陵之后,又设计并兴建了新的一处“芥子园”。虽然芥子园占地不大,但却是李渔一生中投资最大,耗时最长的一项园林工程。除了修建芥子园,他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毕竟他娶了一堆姨太太,让她们演出也算是补贴家用。最关键的一点,是李渔从小出生在富贵人家,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虽然遭受兵祸,家道中落,但是对生活的要求可一点都没有降低。说到底,享受生活才是他人生的最大主题。他甚至在每一年螃蟹上市之前,要专门筹一笔款项,专作买蟹之用,好让他天天有螃蟹吃,李渔称之为“买命钱”。这样一个终日以追求生活品质为能事的闲人,显然不会太在意世人怎么看待自己。

李家班巡演七八年之后,由于两位年轻的台柱子先后病逝,戏班也就解散了。这对于李渔的打击很大,1677年,心灰意冷的李渔从金陵再次搬家,回到了杭州。在当地官员的帮助下,于吴山开始修建“层园”。此时,他因为老病,逐渐入不敷出,开始债务缠身。1680年,李渔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死时据说自己的女婿正在下山为他借钱的路上。

如果你喜欢传统绘画,那么你应该知道传授绘画技巧的《芥子园画谱》是由李渔主编并出版的;如果你喜欢明清话本小说,那么你应该知道《肉蒲团》是李渔一时高兴写出来的作品;如果你对明清文艺创作和生活美学理论有兴趣,那么你也应该读过李渔的《闲情偶寄》,在里面李渔教人怎么创作,又怎么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李渔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在正统的生活和价值观被摧毁之后,他选择拥抱生活本身。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艺术进行社会批判,也没有在大明遗民和新朝新贵之间做身份选择,在大明和大清之间做立场选择,他直接放下了知识分子的身份,彻底地走进人群之中,在明末清初就做到了彻底的市场化,把文人和商人的身份结合起来,追求大众的认可,追求世俗的快乐,也因此体现了他对个人自由的坚持。

因此,你可以在李渔身上看到彻底的俗,俗到到处要钱,到处演出交际,不断娶妾,沉迷于享乐,在明朝就做到了面对观众写作,是个纯粹生活化的文人;但同时你又可以在李渔身上看到彻底的雅,虽然是开戏班,但是唱的是昆曲;虽然写流行小说,但是也出了《芥子园画谱》一类的工具书;虽然追求世俗享乐,但是又使用营建园林的方式,是商人中的文化大家。在他身后,李渔的声名褒贬不一。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在历史的大变局中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非常独特的立身之道,并且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一生。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是因为李渔做了他自己,仅凭这一点就让人感到极为难得。

闲本身就要比忙困难,而闲到李渔这个水平的,大概中国历史上只有他一个人而已。因此我要说,李渔不是文人,也不是商人,他的底色是一名艺术家。而且如果要仔细论起来的话,他应该是一名波普艺术家,上至名士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都在他的艺术生涯里得到了不同的共鸣,也在面对他的人生时得出了不同的思考。

请问老师,李渔所具备的这些特质,除了本身天赋异禀外,在他一路走来,是受到了哪些人和环境的影响吗?

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激起一阵研究李渔的热潮。目前研究李渔生平的专著并不少,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读一下,或许其中有你需要的答案。仅仅从李渔的生平来看,他在中年之前就失去了父母,经历过家道中落的落差,然后是目睹王朝更迭。在满清建立政权之后,他可能也得知了金圣叹的悲剧。对于一个古人而言,他在太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太剧烈的变化,难免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在他的前半生,是一个逐渐失去的过程,失去父母,失去家族,失去仕途,失去国家。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在他的面前,没有一条路可以走得通,没有任何人可以依仗,他自己面临着从社会的中间阶级堕入底层的危险。也正是因为面对着这样的外部环境,李渔走出了一条原本不存在的路。他本来很容易把一切都视为虚空梦幻,但是他竟然选择了拥抱世俗生活,在其中重新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他的家族依旧是富裕的药商,如果他成功考取了功名,如果明朝继续延续了100年,那么李渔未必会是后来那个样子,也许他的戏剧会变得毫无动人之处。也许,正是因为不断地失去和破灭,最终成就了李渔。即便不是李渔,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一切都做好了准备,也一定会有另外的什么人登上历史的舞台。

用户马昌钦
想请菜头叔给个指导,带有深度文学色彩的艳书,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去看待它们?又或者,我们这些普通人压根就不用在意这些,是当作闲书或文学完全看自己的水平?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感觉很矛盾。在我不加选择地读了那么多年之后,觉得自己读得并不聪明。如果手头有一张线路图,知道应该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也许我会从阅读中获得更多,很早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体系。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也深深怀疑,如果我手头有那么一张线路图,那么我多半是读不下去的,因为这么多年来是兴趣支撑我一直保持阅读习惯的。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我自己。因为我是个傲慢的人,本能地不会相信别人的书单,别人的知识图谱。觉得按照别人的线路图前进没有任何意思,宁可自己跌跌撞撞地去摸索。如今我没有那么傲慢之后,心态变得比较平和,也开始刷别人开出的书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个天才,如果你同我当年一样傲慢,那么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很大可能你还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去读。因为阅读其实对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做个特别的人。如果你是个谦和谨慎的人,那么,你会找到你的阅读线路图,不需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去领悟,因为你肯定能找到提升自己理解力深度的书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在文学性后面的原理究竟是什么。这样两相对照,你的个人进度会变得很快。

用户黄礼贤
请问菜头老师,您在工作之余,会用什么业余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您有何闲暇的建议?

我的业余活动目前只有三项:读书、写作和养猫。我不清楚别人是怎样的,对于我而言,我认为闲暇时间从事的活动最好能满足以下这几个要求:

它是可以持续的,也就是说它的过程比结果重要,甚至不会有什么结果;
它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因为如果它需要他人协助的话,因为等待的缘故,人就容易放弃;
它是能够带来一定成就感的,如果做和不做没有任何区别,那么人多半会放弃。如果能够从中得到一点成就感,人就容易进入有益的沉迷状态,因此而感觉到放松和充实。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也就有了一个避难所。

用户胡振强
菜头叔,今天我们又面临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辈中人该何去何从?能力与时代需求完美契合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人是应该坚持自我还是向时代妥协呢?

问这种问题的人,我是担心既没有自我可以坚持,也没有向时代妥协的本钱。这样的话虽然很难听,但却是我心中所想的大实话。真正找到自我的人,大概不会去想要不要坚持,放弃之后能换取什么好处,坚持下来要付出什么代价。因为自我就是自我,大多数人根本都找不到,自己能找到自我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怎么会去考虑废存的问题?而所谓向时代妥协,你总得有点本钱,否则你妥协与否没有任何意义,时代多一个你不多,少一个你不少,反而破坏了你在别人眼中的观感。我们身处的时代,总体上肯定会比前人的时代变化更快更剧烈,因此,这些年来才会反复强调拥抱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它对人的勇气和信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并非是因为能力强而获得成就,而是因为蛮勇和相信的力量,在不确定性中捕获了属于自己的确定性。放弃最多的人,最终获得最大,好像这样的事情更为常见。

用户何刚
菜头叔,这一讲里关于书架放满珍版书就是一种幸福的内容,真的是戳中我的软肋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爱上了买书,我也承认好多书买回来都没有完整看完过,并且很多书在得到都有电子书,但就是忍不住想买,总觉得能把喜欢的书买回来整整齐齐码在书架上,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想问菜头叔,有没有办法让自己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停下来?

我猜想你一定也在某种幸福之中,如果不是遇见我的文章,大概还可以那么幸福下去。既然如此,我对你倒挺抱歉的。人的本质是贪爱,无论是爱书,还是爱读书,都是贪爱。不同的地方在于,爱书的人是爱上了拥有书的感觉,爱读书的人是爱上了了解书中内容的感觉。大多数时候,这两种感觉是重叠的,一个人爱书,同时也爱读书,原因是他的贪爱非常强烈,仅仅是拥有书籍不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他还要弄懂这些书里写的是什么。但也存在你的情况,那就是拥有书籍就已经让你非常满足了,所以你缺乏继续前进一步的欲望。因此,我认为你倒大可不必难为自己,仿佛自己有了某种病症或者是怪癖,需要治疗或者纠正。假若按照你所说的那样,你有能力搜集珍版书,又有很大的书架整整齐齐地摆放,那么我认为你在生活中所读到的,已经超越了书本所能给与你的,你应该继续去读生活,偶尔有余暇去翻翻你的书架,和你在生活中的所学所知对照一下。如果有那么一天,某本书在你的面前开启了一扇大门,那么不需要求取任何方法,你自己会去阅读。如果始终没有那么一天,这样度过一生也没有多大关系,你起码对作者和出版业有所贡献,而且那些书也还会在世间继续流转。

用户金戈铁马
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菜头叔。极简主义和精致生活,这二者之间是截然对立的吗,又或者是存在一些共通之处呢?

我不大理解这个问题是想要问什么。它们截然对立或者有共通之处,会带来什么认知上的改变么?会对生活造成什么改变么?当我们把玩这些概念的时候,为的是得到什么?当然,我可以简单地回答你说,很穷的精致生活是极简主义生活,因为每样东西都很精致,却由于穷而无法拥有太多,那么自然就是极简的。但是,它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们当然可以把极简理解为每样东西能用就行,那么的确不需要精致。我们当然也可以把极简理解为东西少且每一样都是精品,那么生活简单而精致。正因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在极简主义里找到了自己的所需,所以它才会成为一种流行。如果极简主义是能被理解成为都市生活里的“新苦行”,那么恐怕它连流行所需要的最基本受众都凑不齐。

用户萦似时光
菜头叔,所谓标榜极简主义风格的家具和装修风格,还算得上是极简主义吗?如果我做不到内心的断舍离,但是确实很喜欢极简主义风格的东西呢,比如装修、书的封面,等等。这是我表里不一的表现吗?还是说我没有真正理解极简主义的内涵,所以我喜欢的其实不是真正的极简主义,只是一种单纯的审美取向呢?

如果你打开你极简主义风格的衣柜,衣服和袜子如同山崩一样垮塌下来,你觉得算是一种极简主义生活么?如果你的极简主义装修的家里,有2平方米的地面上放着超过150样粉、霜、膏、液、刷、夹、钳、梳,谁看了会相信你是极简主义的忠实拥趸呢?我忍不住猜想,你的房间里应该有许多柜子,有许多抽屉,有许多收纳箱,估计还有许多毛绒玩具。总之,那不会是一个进去喊一嗓子有回音的房间。德国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形式追随功能。在你这里,功能明显是和形式相割裂的,那么形式就是个装饰而已。不过,也没有必要太过苛责自己。在我看来,形形色色的主义都是生意。能做到功能和形式相匹配的人的确有,但也的确没那么多。

苏东坡:中国人最想不期而遇的人

苏东坡,本名苏轼,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称苏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美食家、艺术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少有的通才。

在我看来,苏轼和苏东坡是两个人。苏轼是一个忠诚而倒霉的官员,人们不大真的关心他为什么有那么多遭遇,而苏东坡则是一个极有趣的妙人,极好的文学家,人们很难不喜欢。有些时候我也忍不住去想,如果苏轼没有那些宦海风波、颠沛流离,人们对苏东坡的热情是否会稍微衰减一点呢?因为那样一来,他的人生简直完美到让人妒忌。

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苏东坡。如果有一个“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评选,那么苏东坡肯定毫无疑问地位于我真人榜的首位,文学人物榜榜首可能是孙悟空,但我并不是很确定。然而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也同样对苏轼存了一份畏惧。

苏轼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因为参加科举的缘故离开了四川眉山,苏轼和弟弟苏辙由母亲抚养教育。母亲给他们讲《后汉书》——以教学内容而论,她已经远远超越了“知书达理”这四个字。在教授《后汉书》的过程中,苏轼立志要成为范滂那样为了理念而牺牲自己的人,而他的母亲则表示,如果苏轼能成为范滂的话,她也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愿意自己的儿子杀身成仁。苏东坡给人的印象是个随遇而安的文士,而苏轼在儿童时代就是一个非常刚直的人,也许他后来的命运在读《后汉书·范滂传》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人们喜欢说苏东坡有才华,这里的才华不单指文学成就而言。苏轼的父亲参加科举,名落孙山。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双双中举,当时苏轼22岁,苏辙19岁。如果我在北宋嘉佑二年遇见二苏,估计大气都不敢出,因为他们的确是天才人物,头角峥嵘。中举之后,苏轼母亲病逝,两兄弟回乡守孝三年。复出之后,就去参加了北宋最高等级的考试——制科。制科是封建王朝用来拔举“非常之士”的考试,相当于天子挑选全国精英中的精英。考试结果一共分五等,一等和二等是虚设,不会真正授予,五等不合格。苏轼和苏辙第一次去考制科,苏轼名列三等,苏辙名列四等。而在整个宋代,通过制科考试的人加起来不到五十个,苏家兄弟占了两个名额。到了嘉佑六年,如果我和二苏重逢,这个时候估计连汗都不敢出。

当然,我可能还有一点点宽慰,那就是苏轼、苏辙兄弟读书厉害,考试厉害,未必做事也厉害。说到底,他们不过是两个书生,未必有什么很好的行政能力。何况他们还有一层文人的身份,整天吟诗作赋,交游酬答,哪里有什么时间去处理政务?但是看了苏轼的传记又让我再次震惊,事实上,苏轼的行政能力一流。杭州人民到今天都还在缅怀苏轼,并且把杭州视为他的第二故乡,并不是因为他留下了许多吟咏当地风物的诗词,而是他在任是切切实实地改善了民生,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因此让当地人始终感念不已。在书中我还读到一个细节:苏轼在某地离任之后,发生了叛乱。当时他的政敌们如获至宝,觉得可以利用失察的罪名来打击苏轼。可是,当他们认真开始罗织罪名的时候,却发现苏轼很早就在奏章里做过报告,提醒上司当地有叛乱的隐患。作为读者,读到这个细节肯定会为苏轼感到庆幸。但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苏轼则完全是个做事滴水不漏,明察秋毫的官员。如果同朝为官,大概会把他当成是极为强劲的对手。事实也是如此,当时一度有很高的呼声希望苏轼出任宰相。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苏轼令人畏惧,作为官员的苏轼是有能力得到相权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物,屡遭贬谪,一再流放。一生在政治上起起落落,最初既不被王安石的新党待见,后来又不被司马光的旧党待见,一辈子不合时宜,两头排挤,空有一身才华和能力,始终没有在治国上得到施展的机会,可以说苏轼在政治上是一个悲剧人物。假设苏东坡没有这么一层背景,大概中国人也不会如此倾心于他。我怀疑中国人对苏东坡的强烈喜爱,下面隐隐有理解和同情的成分在。因此苏东坡以诗文趣事一直闻名至今日,人们未尝不是用他的人生来作为自我激励的动力。

苏轼的另外一面是作为文人的苏东坡。喜欢苏东坡的读者很幸福,因为他们有大量的苏东坡作品和史料可以供自己学习、欣赏、研究。人们一提到苏东坡就想到他的词,《念奴娇》、《江城子》、《定风波》、《蝶恋花》等等。但其实苏东坡是一个诗人,他写了四千多首诗,他的词不到诗的十分之一。那为什么苏东坡的词给人的印象那么深刻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写得好。词在苏东坡的时代只是小道,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曲。文人雅士聚会,大家随手填词,拿去给歌女演唱,并没有多么在意,远不如对诗那么严肃。而且,词写出来之后是让歌女去唱,所以作者经常要以歌女的角度来写。这件事情想起来就让人感到古怪,一群大汉写一些莺莺燕燕的词,装作自己是怀春少女,或者是深闺怨妇,唱完就扔也能让人理解。

苏东坡不同,苏东坡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都很细致投入。当时的猪肉是低贱的肉食,但是他非要很细致地做成东坡肉,还要写诗来赞美推广。苏东坡对于词的做法也一样,虽然词是小道,但是他用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非常认真地用词来创作。因此,苏东坡的词里出现了作者本人,而不是反复假托歌女,会有“多情应笑我”这样的句子出现,也有和自己的亡妻梦中相见的场景。而且,苏东坡在词上的造诣也随着他的境遇变化而变化,每当他遭到更大的人生打击的时候,他的词作水准反而会更上一层楼,给读者带去更为深挚的情感,和更为深刻的思考。如果说苏东坡以一己之力,提升了整个宋代的词作水准略显夸大,但是说苏东坡拓宽了宋词的表现力和创作可能,我认为是恰当的。

因为在小处细作,并且拔升了词的境界,词又是当年的流行歌曲,所以苏东坡的词一直在人间传唱。对比他的人生际遇,和这种他在苦难之下写出来的词,会让人对苏东坡倾心不已。人总有顺遂的时候,人也总有倒霉的时候,但无论什么人,身处什么境遇,感觉遇见苏东坡都是美好的,都会由衷地感到快乐,也由衷地感到释然。如果苏东坡只有苏轼的那一面,他早就作为一名失败的官员消失在了历史深处。而苏轼有了苏东坡那一面,他的系狱,他的贬谪,他的流放,他所有的苦难才有了特别的意义,因为那是生活和命运对一个伟大文学家的锤炼。人们热爱苏东坡,一定有敬仰苏轼的那一面,否则他不过是另外一个秦观或者柳永。但更多的是因为苏东坡的那一面,因为他体现了对生活无厌倦的热爱,和对人生足够的旷达乐观。

如果你仔细去读苏东坡的诗词,会发现真实的苏东坡也并不符合自己的印象。他的一生中沉郁、消极、悲观的时候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多于快乐的时刻。只不过他有本事写出脍炙人口的词作,而在那些词作里他更多地表现出了自己的乐观和坚韧,以至于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这个形象,完全忽略了他内心痛苦的那一面。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苏东坡把最好的作品给了读者,因此读者也塑造出了最好的苏东坡作为回报。知道这一点无损于苏东坡的伟大,正因为有这样的用心,人们还是最想和他不期而遇。

既能吟诗作赋,又能酿酒做饭,既能从政为官,还有多才多艺,这样的苏东坡,务虚头头是道,务实井井有条,在跌宕的人生里,从容应对。我们喜欢他,佩服他,景仰他。不过菜头叔,您觉得,作为现代人,我们最可能,或者说最应该向他学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问比较实用的人生技巧,那就是苏东坡几乎没有什么敌人。哪怕是和他政见不合的对手,大部分也都是观点上的争议,对他这个人本身没有什么敌视。我觉得这一点从个人生存上来说,是至为重要的关键。如果苏东坡当真八面树敌,而且敌人恨不能生食其肉、死寝其皮,那么他不大可能安然活到老年。纵然有他那样的才华,也无法拯救这种败亡的命运。我们再仔细分析苏东坡的事迹,你会发现他在生活中始终带着一种开玩笑的态度,也善于自嘲,所以他这个人无论如何大家都讨厌不起来,反而会觉得他有趣,于是不会深深嫉恨。苏东坡爱开玩笑,命运也开他的玩笑,让他的一生都受尽了捉弄。人们时常说苏东坡是个乐观的人,在我看来他拥有的是开玩笑的态度,因此可以看轻松许多事情,包括自己的遭遇,因此他不曾追求人生的韧性,却活得很坚韧乐观。如果你一定要学习的话,我认为你可以学习他的这一点,对于任何时代的人而言,都有借鉴意义。

用户瞧瞧:
菜头叔你好!每当我看到一些影视场面表现人类阴暗面,一方设计陷害另一方的时候,心里就非常压抑,很伤感,非常难受。比如宫斗剧《甄嬛传》,或者看球赛欧洲杯输球一方的表情时,也会感觉很压抑。还有,当身边的长辈、朋友跟我说了一些身边的人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时,心里也会有难以言表的压迫感。我已经27岁了,成年了。请问这种情绪反应正常、普遍吗?抑或是有没有其他改进措施?

一方面我可以安慰你说,你是个敏感而多情的人。但这么说只会让你感觉好上一点,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未来你该难过还是会难过,该压抑还是会压抑。所以,在另外一方面我建议略微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一下戏剧理论。倒不是要你当编剧导演,而是让你了解戏剧或者故事的构成方式,以及编剧们如何触动观众的内心。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移情和沉溺背后的原理,把戏剧的归于戏剧,故事的归于故事,游戏的归于游戏,那么你就有可能抽身而出,站在一边做个冷静的旁观者,甚至是自己情绪的冷静旁观者。我认为问题的本质不是你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改进,而是你的情绪和你贴合得太紧,你从未能够拉开一点距离,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冷静观察。所以,无论是戏剧、故事、游戏还是别的什么事情,你都会全身心地进入其中。其实,你的身体,你的意识和你的感情可能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你无法做出区分,也就无从很好地控制。我不知道这样对你来说好不好,一定程度上能够沉浸其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一旦成为一名冷静的旁观者,想要再次沉浸就会变得很困难,人生之中也少了很多乐趣。你确信你想要这样的变化吗?

用户雾满杨溪:
请教菜头老师,作为官员,苏东坡做事滴水不漏、明察秋毫,可为什么却一直受排挤,始终没有像司马光等人那样,到大宋中央政府的权力核心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老实说,我也没有答案。一个可能是因为“高考”,苏轼来自蜀地,远离繁华的中原,高考成绩很好,但其他核心地区提供的人才更多,历年来累积下来的举人也更多,于是在文官集团中的地方势力也就很大。相比之下,蜀地的势力很小,能集结的政治力量也小,不足以把他送入内阁。另一个可能是他交游广阔,文字一流,又经历了乌台诗案,无形之中就成为了旧党之中的代表人物,道义资本。皇帝并不想党争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依然期待双方和解共事,虽然苏轼的资历和威望足够,但皇帝不会启用任何一方的代表人物,免得最后自己只有一个跛脚的朝廷。最后的一个可能,是苏轼始终是个君子,他坚持心中的信念,他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哪怕是政敌的做法他也支持,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所以,他是个好的宋朝官吏,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在北宋的政治漩涡之下,他能活到老年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后来他已经彻底看开,不再把政治生命当做是首要追求,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进入权力核心呢?

用户Nina酱:
菜头叔提到苏东坡的词作水平会随着遭遇更大人生打击而更上一层楼。突然很好奇,是不是人生的不顺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件“好事”?好像很多艺术家的人生都很坎坷曲折,而这些悲惨经历触发他们创作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了,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一个人和外部世界没有角力,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没有纠结,拥有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精力,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进行创作,那他多半会躺平享受,完全没有必要去搞什么文学。所有的创造,都是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受限的外部条件下完成的,如果这些东西没有成功杀死创造物,那么产生出来的创造物就会很强大,很有生命力。你可以去看一下伊朗导演拍摄的电影,比如说《小鞋子》《一次别离》,看看极度受限条件下艺术家的创造是什么样的,是否就因此失去了光泽?回到苏轼这里来,如果他不是身受打击,经历挫败,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情绪和感怀,也不会需要通过数千首诗歌、上百首词来排遣情绪。正因为打击和挫败没有杀死他,他才在文学上一次次突破,进入到更高的境界。假设他做了一辈子太平宰相,每日在京城忙于政务,和文士名流相互酬答,他又哪里来的时间去创作,哪里来的精力去打磨呢?古人说“文章憎命达”。意思就是说,如果生活过于平顺,心中也就很难有什么感触,自然也就无法自然流露出一流的文字。

用户Jensen Huang:
老师您好。听完课感觉好像是创业或工作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友谊,因为一般生活中的朋友很少会有共同的压力或目标。对吗?

我倒觉得你没必要把自己当成是一名战士,每个人对人生的期待并不相同,对于自己的期待也并不相同。你打算做个战士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中存在着无限量的无聊和空虚,总是需要找寻点什么人和事来进行填补。所以,能和你一起打发时光而又不让你觉得厌倦,在关键时刻能够劝慰你和告诫你又不让你觉得反感,这样的朋友就已经足够好了。并非是每个人、每段友情都需要经过生活的淬炼和命运的考验,打铁能打成钢,打木头则会打成渣,可是木头没有被打击的话,其实也很漂亮,也很实用。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凡人,一生小有起伏,偶有波澜,实在是不需要一群猛士或者英雄坐在一起饮酒,彼此细数身上的伤疤。更何况对于许多人而言,朋友也有很详细的区分,有些朋友是专用来饮酒作乐的,有些朋友是专用来合作共事的,也有些朋友是专用来充当自己的良知和理性的。你很难说其中哪些是敷衍的友情,哪些是真正的友情。

用户星阳:
菜头叔!没有黄金友谊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疏远一个朋友的成本比失去一个爱人的成本低呢?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这是因为我们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大多以家庭而不是伙伴作为基本单元。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两头的时间都是和家人相处占据大多数,中间的时间留给了朋友和同事。当一个人开始衰老,友情并不会褪色,但是他未必还有体力和时间和朋友相聚,此时他和朋友之间也没有多少新鲜事,剩下的只是回忆和缅怀过去。而与此同时,是他的家人在照顾他,是他的家人和他终日生活在一起,彼此扶持,共同度过。因此,总是会有金婚出现,总是会有钻石婚出现,此时友谊隐藏到了次要的位置。而且说句实话,女性结婚之后生活重心就完全转移到了家庭,男性最大的问题则是年长以后朋友死得过快过多,很难一批人整整齐齐地活到“成为好友四十周年纪念日”。

中年好友苏东坡:一生图啥?

我最近听了一个前辈沈先生讲他父亲的故事。很感动,亦感有缘,遂记下来跟大家分享。
前辈说,他父亲是出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读书人,他一辈子爱书。即便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那十年浩劫,很多珍贵的藏书都毁了,但他没有觉得多难过或多可惜。
苏东坡曾写:“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差不多就是这感觉吧。
后来,他家里的书一有机会就变多,就生长,到 80 多岁住养老院的时候,藏书已多达 3 万册。家里每个地方都是书。
这还不是最意外的。到了养老院之后,前辈给他包了一个较大的房间,没想到过不了多久,又全是书,他能去外面溜达走路的时候都会买书,到后来走不动了,90 多岁了还知道上网订书。
任凭时光流逝,时光匆匆,时光磨灭,书毁了,他无怨无恨,也不觉得可悲可叹;书来了,一代一代地又生长出来了,他保持着恒温的欢喜。
一辈子拥有全心全意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这个故事,让我光听着,就觉得,那书群本身就如树木森林一般,是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在他那儿,书就是那时间和年代的踪影,有的消失不见,有的成为文物和记忆。书即人生。
这也是任凭世事变化,内心鱼鱼雅雅的故事。内心永远有自己的秩序,即便经过了痛苦的失去,依然会继续茂盛生长,永远能复活。
更有缘的是,好几年前,我居然见过那批书,还在书架前照过相。我在莫干山住过一个民宿,认识那里的老板朱先生。朱先生会书法,我还请他赐过字。原来,那民宿里的满墙的书,是沈先生送给朱先生的。他们是多年朋友!
这个世界真小。
沈先生的父亲走了之后,他把一部分书送人了,剩下的书,他买到了一个老房子存放。巧合的是,这个老房子曾经住过的是民国时期著名战地记者、作家曹聚仁,他的儿子就是那个著名的媒体人,凤凰卫视的曹景行。
我也能体会到,所谓缘分,大概就是某类人的某类气质相同的欢喜。
一生图啥?大概就是坚持自己的欢喜吧。这种欢喜,并不是具体的事或物,也不是感情和关系,是自己期冀中不熄不灭的生命力吧,即便暂时熄灭,只要活着,随时能重新点燃的生命力吧。
这种欢喜,会在时光里随缘分流转,永远不灭。

2

我总是说,苏东坡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在很多方面。
他写过太多的人,做过太多的事,有大得亦有大失,经历过太多曲折,在宦海浮浮沉沉,在中年丧妻丧妻又丧子……。他的一世是别人的好几世。
他了解人,比我们更懂人心,人生,人性。
我喜欢写苏东坡,其实前几年也一直喜欢采写各种有趣的人。而经过写苏东坡,我认识到了更多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件有“人生感”的事情。
通过写人,你会觉得,人生不过就是这样,哦,这些事他们都经历过了,哦,人生的意义挺容易陷入枯萎的,但人生的意义,找找其实一直都在。
苏东坡懂的那么多,琴棋书画都懂,文治武功也是,会酿酒会做菜,懂政治也懂生活,懂理财懂房子也懂育儿,他总能化敌为友,知己亦多,他开创了新的书法和文人画,又总是能搞点发明创造,他还做公益和慈善,还能把苦闷和潇洒兼容得这么好……
现代中年人,面对变幻多端、选择丰盛、多种诱惑和恐惧并存的时代,真的需要什么都会,什么都扛,才能在这个时代中屹立不倒……于是苏东坡给了我们极好的支持。
因为他几乎什么都懂一些,所以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到研究他的领域里,这个门槛很低,进入深了又很高级,形成习惯和惯性之后,很适合长时间的相伴。
他写过那么多的人,李白、杜甫、韩愈、欧阳修、陶渊明、白居易……经由写苏东坡,我可以看到各种宋代以前的那些名人的人生,是怎么一步步地活过来的。
你知道,苏是一个核心,经由他,你更了解别人的人生,把自己的一部分能力,集中力量去观察别人的人生,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我一生图啥?大概是“把三十岁过三十年”,充满活力,然后能写作到 89 岁吧。

3
苏东坡在阅读杜甫的诗歌的时候,发现自己想要表现的生活、想要表达的感情,杜甫都写过了。
他还写了一首诗,记录了杜甫托梦给他,讲了自己写的诗中的意思。
他把杜甫引为知己。就像我现在写中年好友苏东坡,隔了近千年前把他当知己一样。
苏东坡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载于《王定国诗集叙》)
在《书吴道子画后》,他也表达过:“智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在他心里,杜甫的诗,就是世间第一等。
杜甫的诗,已化作苏东坡生命中的一部分,以至于他在登临、游览、赏花、玩石、观月、饮酒、论书、评画时都会想起化用杜甫的诗句。
杜甫就是好。
闻一多也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梁启超说,“他的情感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入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比人的心弦上。”
研究人的人,大概会让自己的生命获得一些弹性。怎么说呢?苏东坡喜欢杜甫,但三百多年前的杜甫(712~770)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他不想自己也变成这样,永远这么忧国忧民,一心只有君上和儒家。
苏东坡告诉自己要乐天,他要幽默,他要让自己的美学体验更丰富,生命更多元多维,他要使“杜甫一生愁”变为“东坡千首达”。
中国人整体的心境,特别是文人的心境,好像是偏老的、偏愁的、偏郁的、偏平和的。都像五十而知天命的样子。苏东坡凭一己之力,把文人的年龄感,减少十岁甚至二十岁。
当个永远三十岁的人多好呀!我的人生理念就是“把三十岁过三十年”。
一生图啥?大概就是乐天幽默年轻地活着吧,不图啥!

4

前阵子读了冯志的《杜甫传》,里面写道:其实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似高洁,实际上还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时候更多的是为了生存层面。要到达发展层面,全凭幸运和有人抬举赏识。功名考试之前,走出自己的家乡,到人文荟萃的大都市,让社会上先被认可一点诗名文采,考试就相对顺利一些。自古以来,人活就活在这里。

而大都市、一线城市的意义,从古至今,从来就是开眼界、扩大视野,认识一批与众不同的、具有复合才能和魅力的、有资源有势力的、在层层叠叠的人海中冲出来的一批站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浪潮尖上的人。
在杜甫的 20 到 29 岁的十年里,他行万里路,为了长见识,也为了给自己积累声名。但是十年漫游对他的事业前途并没有什么帮助。24 岁,他考试落第了。
这次落榜,虽然杜甫自己觉得没啥,但旅途上认识的人也没有谁能帮助他去做一番事业。那十年,意义到底在哪儿呢?他暂时不敢细想。
30 岁,他望着他十几代前的祖先杜预的坟墓,这个功名显赫的祖先,让他越发景慕了。
不过,他 33 岁的时候,终于遇到了 44 岁的李白。他大喜。他们两个后来一起到过山东济南(齐州),李白是去寻找北海高天师的,杜甫则去找了北海太守李邕。苏东坡的字据说是就学李邕的。你看,人与人之间都是有因缘连结的。
相逢过后,李白的诗里没有杜甫,杜甫的诗里总是有李白。……
苏东坡还有得志的时候,最高都当过从二品的大官,而杜甫一生都没“达”过,他永远在漂泊游离。
杜甫也不信佛和道,他的人生只有儒家。
“杜子美困厄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
他一生图啥?图的就是忠诚感。
他的人生太曲折了,他的小儿子还是饿死的。但就算是这样,他还是有心境非常安定、淡泊的时候。
那一年,他终于结束漂泊在草堂住下之后,写了一首《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别无他求,心境满足,应该就是中国人总是能够得到但永远不能保持的好心境吧。
人生是那样错综混乱,自己的生活又那样可怜,杜甫能让自己精神振奋的只有那些精神高贵的儒家人物们。他的人生只有走一步克服一步。他那么专一,连思想上都专一,所以总是那么苦情。东坡有儒释道,有和陶诗,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皈依和寄托的方法。杜甫却没有。但他有那么专一忠诚的一生。一辈子拥有全心全意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也是个独特的人生版本。

扛事儿,长精神;扛事儿,长见识;扛过悲欢离合,熬过世事无常;无论信不信命,一生皆只有一命,当好一个亲历者,也当好一个旁观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三界去反思吧。

上海外滩1号到33号的百年故事

上海是一座先有英文报纸后有中文报纸的城市,第一份报纸是创刊于1851年的英文《北华捷报》。

上海外滩建筑地图
外滩信号塔:第一个音符
外滩1号:百万美金天际线的起点
外滩2号:英伦风情的大班俱乐部
外滩3号:公和洋行闪亮登场
外滩5号:开启黄金时代
外滩6号:通商银行的哥特式摇篮
外滩7号:巴洛克穹顶下的电报大楼
外滩9号:红与灰
外滩12号:外滩的橄榄叶
外滩13号:外滩钟楼之巅
外滩14号:最年轻的老大楼
外滩15号:先锋的古典之作
外滩16号:外滩的“希腊神庙”
外滩17号: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外滩18号:菲利普的方案
外滩19号:外滩的“王宫”
外滩20号:摩登的“老贵族”
外滩23号:外滩的斗拱
外滩24号:邬达克的外滩工作室
外滩26号:保险大楼与外滩风景
外滩27号:“洋行之王”的上海总部
外滩28号:平凡的惊艳
外滩29号:追逐“华尔街”的法国银行
外滩33号1号楼:英领馆的广玉兰
外滩33号2号楼:滨水小楼的迷离身世
外白渡桥:这是一座长青桥
上海大厦:看见整个外滩的露台
浦江饭店:木香萦绕的老饭店
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
反复开关的领事馆
黄浦公园:美丽外滩的过去和未来

《上海外滩建筑地图》摘要

外滩1号 “百万美元天际线的起点”亚细亚大楼 1916年初建时外滩第一楼 20世纪初,中国每年要消费650万桶火油,主要是英国壳牌旗下的亚细亚和洛克菲勒的美孚公司控制。

外滩2号 “英伦风情的大班俱乐部”英国上海总会 1911年落成

外滩3号 “公和洋行闪亮登场”联保大楼、有利大楼(英国有利银行) 1912年乔治·威尔逊受公司委托,从香港到上海开拓市场,这是他的首个项目,外滩现存23幢临江历史建筑中有9幢是公和洋行作品,1916年落成,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墨菲曾在顶楼设立事务所。建议到露台餐厅喝一杯。

外滩5号 “开启黄金时代” 1921年落成,首位业主日清汽船株式会社主营长江航运业务。1998年,澳洲女人在此开设米氏西餐厅,撬动外滩的商业复苏。

外滩6号 “通商银行的哥特式摇篮”盛宣怀仿照汇丰银行创办的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的哥特式摇篮,1897年开业。原为美商旗昌洋行产业,后为轮船招商局购得,维多利亚哥特式的小型市政厅。

外滩7号 “巴洛克穹顶下的电报大楼”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电报加快了订货速度,减少了货物囤积,并降低了买方风险,大洋行渐渐失去垄断地位,辛酸的大班们风光不再,个体经营者却因消息灵通而发达。门楣上深红色的大鹏鸟标志,源于印度教主教之一毗湿奴的坐骑迦楼罗,也是泰国国徽的形象,泰国王室常将此标志作为极高荣誉颁赠给杰出公司,盘谷银行,1995年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盘谷银行是唯一置换了整座临江大楼的外资银行。

外滩9号 “红与灰”建于1901年,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运送朝廷漕粮优势。外滩现存的维多利亚风格外廊式建筑,建在旗昌洋行北楼前的花园里,福州路17号旗昌洋行老楼建于1869年,外滩现存最早建筑。1998年9号小楼收归招商局时,大山花已被拆除,敞廊为玻璃钢窗封死,红砖墙由水泥砂浆抹平,后罗小未拍板恢复红砖外立面。

外滩12号 “外滩的橄榄枝”1921年奠基,此时上海正从一战后的衰退中渐渐复苏,被称为“一片诺亚的橄榄叶”。汇丰银行1864年创办于香港,从清廷的贷款中获利颇丰,一度将中国海关与盐税的存款权牢牢掌握。威尔逊化繁为简,擦掉细密雕刻,最终呈现简洁明快的新希腊风格。

外滩13号 “外滩的钟楼之巅”1927年落成,当时外滩最高建筑。既有摩天楼般的钟楼,又保留着古典的多立克柱廊。文革期间,原先报时的《威斯敏斯特》改为《东方红》。

外滩14号 “最年轻的老大楼“” 1937年,交通银行委托和邬达克同为东欧老乡的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设计,(鸿达名作包括新新百货和国泰电影院)工程因抗战停工,后由华盖事务所修改后建成。

外滩15号 “先锋的古典之作”,建筑师德国倍高,以凡尔赛宫内小特里阿农宫为原型(郑时龄语)。1902年竣工,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19世纪的外滩清一色的砖墙建筑,还没有这种以天然石材为主要材料,立面呈现三段式的大楼。大楼兴建期间恰逢拳乱工匠逃离,工期拖延。华俄道胜银行-上海黄金交易所。

外滩16号 外滩的“希腊神庙”,爱奥尼柱头回纹图案在外滩12号和27号也能看到。英商德和洋行作品。

外滩17号 “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1924年落成,德和洋行设计。大力神只有上半身,腰部自然过渡到涡卷形的托座,宛若蜷曲的大腿。《字林西报》(1850-1951)宣称是“在每栋商务楼或领事馆都能看到的报纸”,编辑室在五楼。美国友邦保险当年租住,1998年第一家回归。

外滩18号 “意大利设计师菲利普的修复方案” 建于1923年,麦加利银行。

外滩19号 外滩的“王宫”,汇中饭店,“the palace hotel” 1927年蒋宋订婚于此。

外滩20号 摩登的“老贵族”。公和洋行威尔逊1925在巴黎博览会上结识拉立克先生,后者设计的乳白色玻璃经灯光照射即可闪现蓝光或耀眼的桔红光芒,美丽无比,成为装饰艺术风格的经典手段。在标志装饰艺术风格诞生的巴黎博览会上,威尔逊对这种注重装饰、喜欢集合图案且色彩绚丽的新风格兴趣浓厚,所以一改正在酝酿的新古典主义沙逊大楼原方案,将上海全面推向了装饰艺术时代。

外滩23号 “外滩的斗拱”威尔逊&陆谦受联手完成。

外滩24号 “邬达克的外滩工作室” 横滨正金银行,公和洋行作品,结合日本元素和新希腊复兴风格。日本花岗岩,窗下锁石形似低垂双目的古佛,一楼室内墙上,装饰有青铜雕刻的古代日本武士身披铠甲,肩背箭羽。1924年开业没多久邬达克在此开设事务所,工作七年。

外滩26号 “保险大楼与外滩风景”,建于1918年,公和洋行设计,由扬子保险投资,1862年由美商旗昌洋行大班金能亨(兼任美国驻沪副领事,工部局首任董事,后升任总董,反对将滨江大道用于建造码头仓库)发起创办。

外滩27号 “洋行之王”的上海总部 怡和洋行新楼。罗斯福公馆,老罗斯福的曾孙。

外滩28号 “平凡的惊艳” 英商格林邮船公司1922年所建,后广播大楼。水刷石饰面,这种传统工艺用石屑和水泥等建材塑造出天然质感的墙面,20年代初一度风行沪上。50年代被部分更换,初建时水刷石偏暖,50年代因工艺变化而增加了冷色调,最终采用粘结方法调和冷暖色调差异,近看能察觉到细微变化。

外滩29号 追逐“华尔街”的法国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通和洋行设计,古典主义风格。二层正中的窗,三个窗洞采用经典的帕拉第奥母题,中间窗楣上方呈券形,高而宽,两侧为矩形,低而狭。

外滩33号 1号楼“英领馆的广玉兰” 苏格兰植物学家福钦赠送的200年树龄的广玉兰。 首任驻沪总领事巴富尔主持建造,1870年第二代毁于大火。1872年第三代馆舍。维多利亚时代盛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底层连续券廊,屋顶覆盖中式小青瓦。

2号楼,“滨水小楼的迷离身世”,昔日英驻沪总领事官邸,1871年竣工。灰红两色组成,拱券和连廊,配以图案精美的彩色地砖。

浦江饭店 “木香萦绕的老饭店”1907年扩建为今日犹存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密勒氏评论》由《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密勒于1917年在上海创办,是远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周刊。密勒长期住在礼查饭店,斯诺也在此常驻。海伦经密勒介绍后入住。美国人习惯下榻礼查饭店。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第一槌响彻孔雀厅。

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 “反复开关的领事馆”,德国建筑师里约伯设计,1917年建成,融汇巴洛克和德国复兴主义元素。1918 1927 1941 1962闭馆。1936年在沪俄侨有15000名,数量仅次于日本侨民。

黄浦公园 “美丽外滩的过去和未来” 2008年,上海下决心拆除了原先设计寿命100年、服役仅11年的延安路高架下匝道(亚洲第一弯),将过境交通引入地下,把地面更多地还给漫步外滩的人们。

外滩的浪漫一定少不了海关大楼整点敲响的钟声。1927年海关大楼建成,成为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海关大楼建筑风格的演变浓缩了一段上海城市发展史。

说起北京,我们会想到胡同;说到上海,则会想到外滩。但与外滩的知名度相比,外滩历史建筑在人文内涵层面的挖掘较为薄弱。许多人去过外滩,除了知道外滩是“万国建筑的博览会”或者几座大楼的名字之外,很难将外滩历史建筑的艺术风格和来龙去脉讲清楚。外滩建筑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外滩日景(本文外滩建筑照片除署名外均来自《上海外滩建筑地图》张雪飞拍摄)

媒体人乔争月历时三年,敲开了外滩1号到33号的大门,记录下了《上海外滩建筑地图》。这本建筑探寻笔记书写了延安东路以北30幢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分享了上百张建筑照片和历史图片。细细看来你会发现,外滩的故事,就是泥滩变金滩的传奇。

从浦东看外滩。

20世纪30年代的外滩全景(上海图书馆馆藏)

为什么要写外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碰巧读到了两位美国女性的故事”,乔争月说。一位是海伦·斯诺,她来上海的第一天就住在外滩的礼查饭店,并与斯诺相识。一年后,斯诺在外滩求婚成功。另一位是项美丽,她在上海住了六年,写出了畅销书《宋氏三姐妹》,她的工作、生活、娱乐都在外滩。她们的故事勾起了乔争月的好奇心,因此开始了对外滩建筑的探索和研究。

乔争月的研究视角比较独特:从藏书楼里的上海近代老英文报纸寻找外滩的线索。在这一过程中乔争月惊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幢外滩建筑举行落成或奠基典礼的时候,百年前的媒体同行都会做图文并茂的详细报道,这是研究外滩建筑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信号塔

外滩从哪里开始?乔争月认为是白色的信号塔。

信号塔初建于1884年,兼有报时和气象预报两个功能,主要负责“广播”由徐家汇天文台传来的信息。在没有无线广播的年代,信号塔模仿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做法,用落球的方式来报时。

乔争月查阅了1924年出版的《上海轶事大观》,此书中提到,信号塔的黑色大铁球于每天11点45分升到半旗杆的位置,5分钟后升到顶端,11点55分第一次下坠,然后再升至顶端,最后于正午准点再次下坠。黄浦江上的船员们便会据此校正航海钟,以确保航行安全。

因为塔身很高,在上海市区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能够直观地向市民预告雷电台风。在当年,信号塔不仅让上海市民的生活更方便,对于黄浦江上外国军舰的出航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曾得到法国海军司令的褒奖。

外滩2号

外滩2号 毛冬华 作品

英伦风情的大班俱乐部

“每个外滩建筑都有故事,但论及身份的跌宕变迁,没有谁可与外滩2号相比”,乔争月介绍。外滩2号是原上海总会所在地,上海总会成立于1861年,是个有着严格申请限制的俱乐部,一开始会员以英国人为主,但后来也发展了其他国籍的会员。

在旧时的报纸上,上海总会是被频繁提及的知名场所。1911年落成的大楼提供了英国绅士需要享受的一切,人们称这里是“午餐时间遇见所有英国大班的地方”,当年公共租界的许多要事,都是大班们在总会的房间里边喝威士忌边讨论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这里也被侵华日军占领,1949年后由中国百货公司华东采购站等单位使用。1956年海员俱乐部在这里开张,成为城中少数几个可以吃到罗宋汤的地方,后又化身著名的东风饭店。1988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在此开张。2011年外滩2号在百岁生日之际,历经了一次整修,变身奢华的华尔道夫酒店。

外滩6号

通商银行的哥特式摇篮

外滩6号是幢4层高的精致小楼,小尖顶和老虎窗在外滩独树一帜,彷佛整个来自一个19世纪的童话。今日外滩中资银行星罗棋布,而1897年5月27日,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这座童话般的房子里开张,由此翻开中国金融史的新一页。

乔争月在书中介绍:创办银行的晚清洋务大臣盛宣怀是个聪明人,他精选八位极有实力的华人组成董事会,照搬了英资汇丰银行全套规章管理制度,甚至还从汇丰挖来英人担任洋大班。银行后来持续经营25年,历经晚清、北洋和国民政府的政权更迭。

外滩7号

外滩7号 毛冬华 作品

巴洛克穹顶下的电报大楼

在论及电讯引进中国的书中,外滩7号的出镜率非常高,因为大楼原业主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是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公司。

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纷纷要求在沿海港口铺设电线,却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和阻挠。1869年成立的大北公司无视清庭与英使谈妥只许铺设海底电缆的协议,将水线引入上海租界报房。公司于1871年4月18日开业,收发沪港两地公众电报,1882年又开通了电话业务。

在靠驿站传递公文的古老中国,电报和电话的出现让“万里重洋瞬息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报加快了订货速度,减少了货物囤积,大洋行渐渐失去垄断,个体经营者却因灵通的消息而发达。大北公司生意日益兴隆,于1906年斥资建造了这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楼。

外滩13号

外滩钟楼之巅

外滩的浪漫一定少不了海关大楼整点敲响的钟声。1927年海关大楼建成,成为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

海关大楼建筑风格的演变浓缩了一段上海城市发展史。乔争月介绍:1857年江海北关正式迁入的中式歇山顶建筑酷似电影里青天老爷办公的衙门;1891年翻建时,中式大屋顶编委都铎式的红瓦砖墙,透着浓浓的英伦风情。当时光流转到摩登的20世纪20年代,这两种风格都过时了。公和洋行的威尔逊选择了有节制的古典主义风格,简洁而现代,又带一点当年最时髦的装饰艺术风的味道。

海关大楼的大钟是仿照伦敦伊丽莎白塔大报时钟设计的,并由英国公司制造。文革期间,原先报时的英国名曲《威斯敏斯特》改为由扩音器播放《东方红》,如今每逢整点的钟声还是由1927年安装的这口大钟敲响。

上海外滩的每个建筑都有哪些故事?

外滩,自19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就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云集于此。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经典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风景。

外滩1号 麦克倍恩大楼1#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建成于1913年。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大楼为一幢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为英资马海洋行。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2#上海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该楼建成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筑,建筑设计师为H.Tarrant,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外滩3号 友宁大楼3#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外滩3号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如今,1楼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水疗(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店),6楼有澳洲名厨David Laris所开前卫餐馆陆唯轩(Laris)。这是英资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

外滩5号 日清大楼5#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上海轮船公司→商务楼&高级餐厅建成于1925年,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大楼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

外滩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6#拍卖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楼→长江轮船公司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直到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大楼的设计师为英资玛礼逊洋行,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外滩7号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7#旗昌洋行→电报大楼→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该楼的设计者为英资通和洋行,是一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分明显。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外滩9号 招商局大楼9#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名牌店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现在又成为夏姿上海旗舰店。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为3层新古典主义风格。

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12#汇丰银行大楼→市府大楼→上海市档案馆1912年,汇丰买下南边外滩11号别发洋行和外滩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二战爆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战争结束,汇丰迁回此楼。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大楼由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汇丰银行大楼号称“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的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外滩13号 海关大楼13#江海关大楼→上海海关1857年,外国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国衙门式的关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1925年再次重建,终成了现在的建筑。现使用单位为上海海关。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外滩14号 上海市总工会14#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处。1947年,这里被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大楼由匈牙利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更强调实用。

外滩15号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5#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至1928年,此楼成为中央银行的所在地。随即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现在这里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大楼的设计者为德资的倍高洋行,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

外滩16号 台湾银行大楼16#台湾银行大楼→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建于1924年,为台湾日治时期台湾银行在上海的办公大楼。现由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使用。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有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

外滩17号 友邦大厦17#字林大楼(桂林大楼)→友邦大厦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1924年建成,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重返这座大楼,定名为友邦大厦。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滩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18#麦加利银行大楼→春江大楼→名牌店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中波轮船公司等使用。2002年,台资企业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到2004年底,改建完工后,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张。大楼的设计者是英资公和洋行,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共5层。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

外滩19号 和平饭店南楼19#中央饭店→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层楼的中央饭店,为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1865年,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现为和平饭店南楼。这幢大楼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1909年,中、英、美、法等国在汇中厅召开了万国禁烟大会;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在此庆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此宴会厅举行订婚典礼;1936年3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当时的51房间;1964年1月,周恩来在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以后中法宣布建立外交关系;1965年1月,周恩来曾在742房间工作;1998年6月30日,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夫妇在九霄厅宴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1988年,江泽民在和平厅设盛宴欢迎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利亚;1996年,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在此举行,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大楼的设计者为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高6层,建筑风格属于新文艺复兴式样。这还是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

外滩23号 中国银行大楼23#中国银行大楼→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建成于1937年,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的设计者为英资公和洋行和中国的陆谦受,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外滩24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24#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央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是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Yokohama Specie Bank,ltd。)在中国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楼。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大楼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建成,属于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

外滩26号 扬子大楼26#扬子大楼→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建成于1920年,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现使用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的设计者为英姿公和洋行,大楼为一幢7层的办公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外滩27号 怡和洋行大楼27#怡和洋行大楼→上海市外贸局现在的大楼由怡和洋行出资翻建于1922年,并享有使用权,1955年被上海市外贸局占用至今。大楼的设计者为英姿思九生洋行,呈复古主义派的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

外滩28号 格林邮船大楼28#格林邮船大楼→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1868年,德资禅臣洋行购得这块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楼房。第一次后,该地被英资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收购,随即改建为7层大楼,1922年落成。1951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大楼的设计者为英姿公和洋行。外观设计为新文艺复兴式,顶层建有塔楼。

外滩29号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29#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东方大楼→光大银行上海分行1914年,法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1956年,大楼被房管局接管,改名为东方大楼,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的设计者为通和洋行,大楼的建筑风格为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雕刻精美。

外滩33号 半岛大酒店33#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半岛大酒店建成于1873年,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起初的领馆建成于1849年,在1870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到1873年新大楼重建完工。1966年,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关闭,该大院成为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2003年,置换给新黄浦集团。今年,经过重新设计后,半岛大酒店在此开业。大楼的设计者为Grossman & Boyce,建筑风格属于19世纪流行的殖民地样式。

南京东路及外滩行
——0711



























































































































王烁:李白何许人

为了竞争老师颁发的背诗比赛金牌,朵拉背得不亦乐乎。她属于盲背,倒背如流,不解其意。背多了自然有惑,有惑就来找我。

“你给我讲讲什么意思。”

她选了行路难。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一句句讲。

金樽是金杯;清酒指精酿好酒,没有杂质,一斗是十升,每斗卖一万个钱;玉盘指用玉做的餐具,珍馐没具体说是什么,总之是难得一见的食物,也值一万个钱。
总之是极度奢华的一席酒。
但李白不开心。
放下酒杯,扔掉筷子,不吃了,站起来拔出剑,四方望去。
“他想干嘛?”
吃得再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大展身手,所以忍不住拔剑,但拔出剑来却无处施展,所以心下茫然。
想要渡过黄河,大河结冰。
“结冰不就可以走过去吗?”
朵拉,这是诗不是论文,不要挑刺,你只需要知道他想渡河而不成,转头去登上太行山,又遇大雪封山。总之,处处遇堵。李白志向难伸,上升无路。
既然上不去,那就退下来,到小溪边钓鱼去。
难道李白放弃了?不是。自从姜太公在渭河边钓鱼开始,钓鱼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有特别意义,指有本事的人等着帝王来上钩。
果然,刚刚开始钓鱼,李白就做起白日梦,梦到自己坐船经过太阳边上。伊尹,商朝的开国功臣,当年做过这个梦,然后就被商汤看上了。
诗里,李白一会儿淡泊,一会热中。但你仔细看就发现,淡泊是假淡泊,热中是真热中。
梦总是要醒的。李白醒来长叹,人生难,人生难,走过那么多岔路,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本来到这里诗意已完,结束正好。但李白偏不,他平地拔起,忽然给了个光明的尾巴:难归难,我总有得意那一天。
朵拉,你觉得行路难这诗好吗?
“不好说。”
我觉得不好。不是说它绝对地不好,而是李白写过的类似诗中,有比它好很多的。李白这个人两头都想要,最想要人生得志,如果不得志则想表示自己无所谓。两头要本是人之常情,但这不是什么高尚美好的情怀,写得太露骨了就不好。行路难就写得露骨。

将进酒就好得多。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同样讲李白在热中与淡泊之间的纠结,但热中被藏了起来,只看见淡泊,而这又是何等的淡泊。

诗意爽快如瀑布,一泄千里;诗句华美如锦缎,随意而精巧。但凡我们还保持清醒,就知道古来惟有酒徒留名是胡说八道,但在将进酒的顺流直下中,我们怎么能保持得了清醒。这就是诗的力量,它能扭曲现实,让我们相信——至少接受——非现实的画面。

不过,我读过的李白诗中,还有更好的。

“对,你跟我讲过,月下独酌。”

我以前给朵拉讲过独酌,朵拉还记得,不必重讲,曾发过小文,搬来以成全篇。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邀云汉。

月下,花园里,有酒无伴,有点凄苦。一般人这样做叫喝闷酒,李白不然。

他不要一个人。
怎么办?
请明月也来喝一杯。
朵拉,你能想到请月亮来一杯吗?
“不能。”
李白能。我想,能写出请明月喝一杯,是因为李白真的这么做过。没做过这事的话,很难想象得到。
什么样的人才会请月亮喝酒?
“有点疯。”
在凡人看来是有点疯,因为天才认为可能的事,天才认为合理的事,比凡人多很多,所以天才做的事,会超出凡人的边界;凡人不理解,就说天才有点疯。
你往下看,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明月既已入局,就算不会喝酒,也得陪着李白玩下去。明月,李白,李白映月的影子,且饮且歌且舞,难解难分,如胶似漆,直到沉沉醉去。
逻辑严谨,文字精美,层次分明。哪有半点疯的样子。
《孙子兵法》里讲:“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用这句话来看《月下独酌》,

以奇胜:引明月下来。诗意之奇,如天地,如江海。
以正合:明月下来之后的局面,安排得顺流而下,一气呵成,没有一丝缺憾。诗才之纯熟,足以驾驭一切诗意。
李白的诗才是顶级水平,而诗才可学。李白的诗意不能用水平来衡量,它独特无伦,奇诡却打动人心,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天才扩展了我们体验的可能边界,是精神世界的探险家,因为偶尔极少数时刻里,他们把自己活成了诗。
朵拉,这三首诗里的李白不是一个人。行路难里的李白是个俗人,将进酒里的李白是个妙人,月下独酌里的李白是个仙人。

“李白究竟是什么人?”

他既是俗人,又是妙人,也是仙人。他什么都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对后代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中唐韩愈、孟郊,宋代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高启、杨慎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影响。

五岁开始读书认字,十五岁便已经创作出许多诗作,并且得到社会外界及上流人士推崇。李白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诗有很多都是醉酒时写的,他的代表作还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和杜甫又合称“大李杜”。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宠物:超越伴侣和精神寄托的存在

宠物,名词,指人们为了精神目的,而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豢养的生物。历史上人类饲养宠物都有其实用目的,如今宠物的存在只是为了人类自身。

哪怕是在五年前,我也不认为自己会养任何宠物,哪怕是乌龟。现在我养了猫,而且是两只。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人是会变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人并不真正认识自己。在我养猫之后,好像一夜之间我就能够理解所有养宠物的人了,无论这个宠物是猫,是狗,是蜥蜴,是鹦鹉还是蜘蛛,我甚至完全接受了植物也是宠物的概念。在我故乡的家里,花木繁茂,四季花开。但是在我北京的家里,绿植都活得很随机。我通过电话询问家人有什么家传秘方,我妹妹回答我说:“你得像老妈一样,每天陪着植物聊天、唱歌,对长势良好的不吝表扬赞美,对萎靡不振的及时批评鼓励,这样家里的绿植自然会繁盛起来。”那是在养猫之后发生的对话,我破天荒地没有做任何反驳。

也无从反驳,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杀手莱昂就是个随时带着一盆植物到处漂泊的沉默中年,那盆绿植对于他而言是百分之百的宠物。那部电影最深刻也是最为动人的部分也就在这里,它暗示了现代人精神世界无所依归的处境,以及对找到土地根植其中的渴望。没有养宠物之前,你可以理解和想象这一点。养宠物之后,则是真真切切的体验。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会加紧步伐赶回家,因为我知道两只猫正在门口听着脚步等我,于是房子就不再是房子,而是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家的地方。

我并不建议人人都去养宠物,哪怕是多肉植物也不推荐。但同时我又认为,现代生活里应该有宠物存在。古代是人类收养野兽作为宠物,而现在则恰好相反,应该是宠物收养我们,把我们从一种非人的状态拉回人类。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城市里还有马匹。没有开玩笑,在马路上跑着橡胶轮胎的马车,马屁股后面还挂着一个马粪兜,看起来就像是今天的嘻哈歌手。许多家庭会在阳台上养鸡,养鸭,养兔子,养鹌鹑,它们同时充当孩子的宠物和未来的肉食。那个时候的人类还和许多动物住在一起,感觉是一大群村民刚刚迁移到了楼房,在钢筋混凝土的小盒子里固执地要带上原先自己熟悉的大自然,他们并非是如今意义上的都市人。对于他们而言,住在城里无非是山林田地变成了楼宇,火塘土灶变成了煤气灶,生活种种的变化都是过去的延续。

今天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生活在都市中,除了宠物和偶尔的飞鸟老鼠之外,基本见不到什么动物,更不用说是共同生活了。人们生活在一个叫城市的地方,而动物则生活在一个叫野外的地方,或者是要花钱专门去看动物的动物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周围只有同一种动物,那就是人。你仔细想一下的话就能意识到,这是非常不自然的现象,自然界中不存在任何一个物种单独占据一块区域,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生物。更不自然的是,虽然在你身边有那么多同类,但是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你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属于你。每天二十四小时,你们彼此经过对方,是同类但是如同经过空气。因此,都市生活其实是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人和动物隔绝开,人和自然隔绝开,人和人也隔绝开。

有了宠物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在你身边,终于出现了不是人的生物。它们有毛发,有鳞甲,有爪牙,有些还可以发声,并不是人,但是也会呼吸,也会眨眼,也会自行移动。但最关键的是,人和宠物之间有关系,对于你的呼唤它们会做出回应。以我家的猫为例,它们有一系列肢体动作,表示需要我去挠它们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它们也会在食盆空了的时候大声抱怨,见我依然没有反应甚至会去拍碗。甚至它们能听懂我的部分语言,比如,当我说出“小罐头”三个字的时候,我家的猫就会立即起身,走到存放罐头的地点呼唤我赶快过去开一个给它们;而当我说“摸摸头”的时候,如果它们心情好,就会立即趴平,努力伸长脖子,等着我去挠挠头皮。

这里我并不是在讨论动物通人性之类的话题,而是说,大家都生活在都市里,每个人的生活差别都不大,无非是项目的多寡和品质的高低,是喝啤酒还是喝威士忌的区别,住地下室和住大平层的区别。过类似的生活,在类似的生活里做类似的事。宠物不一样,宠物给这种都市生活里凭空增添了许多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还都有自己的意义。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任何两只拥有同样性格脾气,拥有同样行为方式的宠物。即便养了三年的猫,从两个月大养到现在,每天我的猫们都还在给我出新问题。比如说它们总能找到新鲜的隐匿地点,比如说它们总有办法让我起身和它们玩伏击和追击的游戏。相比之下,它们比我更加顽固,坚持把我的住处当做是它们的野外,千百年前它们怎么爬高上低,现在依旧如此。

说出口我并不觉得羞耻,因为我的确是经常蹲在床脚,手脚并用地摸过去,为的是伏击我的猫咪。大多数时候并不成功,因为它们行走跳跃时悄无声息,等我好不容易爬过去却发现它们并不在原处,扭过脸来却看见它们一脸鄙夷地就站在我身边。我觉得这种生活很不城市,更接近于乡村,接近于荒野,但是给了我莫大的快乐,就像是回到了童年时赤脚走在田地里的时日。每当这种时候到来,我就觉得我往作为生物的人类那边回归了一点,距离作为高科技异形生物的那边又远了一些。这给了我许多喜乐,也给了我许多平和。与其说是我驯养了两只猫,不如说是它们驯养了我,帮助我回归最原初的人类。

过去我拒绝一切宠物,连带植物都一并拒之门外,那是基于都市人的算计。算计时间,算计成本,算计维护的麻烦,这和算计买一台新电脑、一辆新车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这种努力终归是要失败的,人类可以把自己异化成为在野外无法独立存活72小时以上的特殊物种,必须生活在人群和科技的包围之中,把一切外部存在都异化为生产线上的人造产品。但是人没有办法异化宠物,它们就是不听你的,它们就是无法完全融入现代生活,永远不在你的算计之内。相反的,宠物会拉着你跑出这种算计,跑出这种现代生活,提醒你作为一个人还有其他的选择,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还有其他的物种存在,而且在你们之间还可以建立起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完全不同。

我不赞同宠物是伴侣动物的说法,也不认同宠物是精神寄托的观点,这么说是在强调宠物的功用。宠物完全可以毫无任何用处,只需要存在于你的生活就好。只要它们存在一分钟,就能提醒你自身的处境一分钟。人之所以成为人,并非是为了工作,为了任务,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工期,为了执行,为了成功,为了贡献,为了任何人类社会发明出来的概念。人可以为了自身而存在着,你的宠物就在你的面前,它们还在喘气就已经给出了证明。它们在你面前喘息,那么你就可以在现代生活里喘息。对于它们而言,你是和它们同样受困在这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双足兽,它们向你演示了该如何生活,并且慷慨地接纳了你,允许你待在它们身边。

陆晓娅

“斜杠老年”(心理人/教育人/读书人/写作人/公益人)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关注衰老与死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养老院志愿者。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凡客体自我介绍:
爱游泳,爱旅行,爱电影
爱躺在床上看书,爱星空,更爱心灵的自由
我不是什么“砖家”,不是什么伏枥老骥
我是陆晓娅,一个希望活得有意思有意义的人

研读“生死”的目的——不是要征服死亡,而是为了提醒你过好此生,好好活

每年的最后一天,我都会用文字来梳理人生的这一年,坚持30年有余,但从没想过用一个字来概括。

这次参与“一个字概括自己的2016”这个游戏,我告诉自己说,还是信赖自己的潜意识吧,就用第一个跳出来的字。

结果,蹦出的是个“实”字。

把字儿写在纸上,一看,“头”上一个宝盖,欢喜!到了这个年龄,脑袋上还有宝贝,真是要感恩呢。

“实”,最先联想到的是果实。2016年,真的有一颗果实呢,那就是写作、出版了我的第四本书《影像中的生死课》。这本书对于我有很特别的意义,因为写完它,我着实觉得自己的死亡焦虑减少了一大块——我爹60出头就去世了,他未完成的第四部书的书稿成了“遗物”。而我,终于活过了他的寿数,完成了自己的第四部书稿,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告慰我自己。

写这本书不仅是“完成”,还有“发现” 。它让我重新发现了写作的乐趣——每天上午,打开电脑,在时光的流逝中,文字一点点排满一页文档,然后又是一页。文字落下之时,宁静踏实的感觉在心里渐渐升起。我知道了,即便将来走不动了,我还可以通过文字与这个世界联结。

“实”的繁体字是“實”,据说造字的本意是柜子里藏宝贝,说明很富有。在小篆中,那个宝盖头是长长的,耷拉下来把宝贝盖住的,发展到了隶书,宝盖头就缩上去了,下面那个“貫”的一横居然一左一右伸出了宝盖头,好像不希望自己变成个守财奴。嗯,这也像我。

2016年,在热心人的张罗下,我做了五次“影像中的生死学教学工作坊”,参加的高校老师逾二百人。他们当中坚持完成三天学习的,都免费得到了我的全部教学资料。现在,开课者有之,申请开课者有之,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研发相似课程者有之。 当我的宝贝不再仅仅属于我的时候,那“貝”字的两只脚一定会走得更远。

再看草书的“实”,像不像一个戴着帽子、背着背包、甩着胳膊、大步行走的人呢?2016年,我先后和高一虹、郭军两位朋友游走中东欧。布拉格的烤猪肘、格但斯克的海鲜汤、维也纳的音乐会、弗罗茨瓦夫的小矮人,中世纪小城CK、塔林、托伦,都是极为美好的记忆。

但我也无法忽视美丽大地上那些战争、屠杀、迫害痕迹,有时是特意去看,如特莱津和奥斯维辛;有时它们冷不丁出现在眼前,如格但斯克小旅舍中被纳粹屠杀者的铭牌、维尔纽斯咖啡馆外的犹太隔离区标志、克拉科夫犹太墓地上密集出现的相同的去世年份、华沙战场教堂地下室里的卡廷死难者遗物……

我忽然发觉, 我是一个不能对苦难转过头去的人,我的旅行也许就是不断地寻找与邂逅,求索人类文明演化中的种种谜团 。是不是可以慢慢再写一本人文旅行笔记呢?

2016,再见!2017,你好!

劳伦斯·科恩

科恩是我的老朋友,为人非常有趣。我一直都很喜欢他。他写的《游戏力》、《游戏力Ⅱ》,被称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全球热销。


科恩说,“对于孩子,游戏就是工作”,那对于成人,能不能把工作也当“游戏”来玩?我好奇地替大家问了他这个问题,科恩老师很慷慨地分享了他的10个方法。期待你能感受到他的用心和可爱。

从小我们就被告知工作比玩重要,只有还没长大的孩子才会整天去玩儿。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游戏就不能成为大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吗?游戏不能和工作同样重要,携手并进吗?

当然可以。如果我们是一个会玩的人,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也能为工作增加趣味、缓解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新满满,还可在获得成功和成就的同时让生活更富足、更有意义。

下面有10个工具分享给你,帮你成为一个会玩的人。

1.价值观游戏: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很多人总是随大流地生活,很少考虑生活的意义,其实这有点本末倒置了。我们可以更主动一些,先识别核心价值观,再选择符合价值观的生活之道——这里我推荐一个“价值观游戏”。听古典老师讲,咱们专栏在第19周的“价值观”主题里讲过,估计很多同学都做过了,再推荐一次给没做过的同学。

写下你最重要的10到12个价值观(比如声望地位、社会交往、独立性、安全感等等),每张纸上只写一个。然后是最好玩的部分:假设你不得不舍弃一个价值观,你会选择哪个?将对应的那张纸移除。再用同样的方式舍弃另一个,如此反复。每次移除一张,直到剩下1个价值观为止。

价值观越少时,选择就变得越难,也越需要更多的内观和觉察。当然,这个游戏不是真的让你放弃这些价值观,而是帮你辨别什么价值观才是对你最重要的。做完后,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个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它体现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怎么能让自己过上想要的那种生活?

这个游戏尤其适合解决“是否要孩子”这个问题:不妨和你的爱人分别进行这个游戏,然后交流游戏中的感受;交流之后,可以把卡片换成“养育观”版本再做一遍。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也可以玩这个游戏,看看在“工作和家庭间平衡”方面有没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2.角色扮演:换个方式解决问题

不论工作还是家中,我们总被困在既定的角色中无法自拔,很难有机会跳出去。当然,这些角色可能确实是最适合你的,但是如果能提前了解,总好过不了解吧?举个例子,你无法在老板要求做额外的工作时说“不”,也不能在同事将项目的业绩据为己有时为自己的贡献据理力争。

在决定是否改变之前,可以通过和朋友或信任的同事来场角色扮演预演一下——相信我,这会非常有趣。你可以扮演一个勇于对老板说“不”,或是敢于为自己发声的角色;也可以扮演那个老板或自私的同事。记得表演要夸张一些,让自己笑出声来——笑声是这个工具的关键。工具的重点不在如何更坚定(虽然这也很有用),而是要借助笑声将内心积累的紧张释放出来。

如果你被一个问题困住了,可以扮演成世界上最厉害的专家,可以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犹豫,可以尝试扮演所有的可能结果。

3.运动:减压的好法子

理想的健康状况和高效的产出,来源于对身体的合理使用,但是绝大多数现代工作只是在动用大脑,或是单调地做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打字。

试试站着完成一些日常工作;在需要休息的时候,把玩手机换成出去散散步;做重复无聊的工作时,把脚掌压向地板、活动你的脚趾、转动一下脚踝,或者做几次深呼吸。

但是这些活动并不是游戏,如果能以游戏化的方式活动身体,你会收益更多。比如办公室的“休息之舞”:放十分钟的音乐,让所有人和你一起跳舞;办公室运动会——比赛项目可以是推着坐在转椅上的同事沿着走廊跑。在办公室外,你还可以选择枕头大战、穿越障碍物、户外探险等游戏。游戏过后,你会发现一身轻松。

4.想象游戏:让乏味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我敢说,你一定厌倦过重复的工作或无聊的生活。面对这些乏味的事,我们总是试图忍受,而不是研究如何让它更有趣。我最喜欢的解决方式就是假想游戏——这并不是孩子的专利!

如果你要搞定成堆的文书工作,可以假装自己是飞行员或宇航员,正在核对起飞前的清单。
如果你正准备启动新项目,可以假装自己正在为获得“最佳员工奖”起草获奖感言。
如果你害怕失败,那就想象一个无比荒谬的失败来打破这份恐惧——举个例子:我完美搞砸了我的演讲,所有人都逃出了会议室,这帮人的尖叫吓坏了其他同事,大家纷纷跑到外面,所以我成为了整栋楼里仅有的人,我可以独占整栋大楼来跳舞!
如果你已经非常喜欢做白日梦,那就给自己10分钟专门用来瞎想,然后回过神来,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如果你是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白日梦或磨磨蹭蹭不完成作业而对他们发脾。尝试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来玩这种令人兴奋的游戏吧。

5.艺术表达:为生活补充源源不断的创意

很多人觉得只有极少数有天赋的人才是艺术家。不,任何人都天生拥有创造力,不要让你“内在的批评者”否定你画画、写作、表演或唱歌的能力。在笔记本上随意涂鸦;在洗澡时放声歌唱;在无聊的会议上给同事画个像(记住,别被领导发现);编个曲子写个故事。工作或生活中有棘手的问题了?把它画下来,或者写一个激动人心的动作片剧本吧,这些创意的流动将为新的解决方案打开一扇门。

当然,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画家或作家,而是将自己从众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很讨厌内心中那个否定自己的声音?那就画一幅糟糕的画,或者来一首五音不全的歌,故意犯一些错将我们从完美主义的坑中捞出来。

充满创造力的艺术表达和游戏很像,能让我们专注于工作、忘记时间的流逝,达到所谓的“心流”的状态。观影、看书,或是听歌都是不错的消磨时间的办法,但都比不上自己创造新的东西。

6.探险:健康地去冒险

每天都要做一些可怕,但是安全有趣的事情。如果你比较谨慎,可能会对“可怕又安全有趣的事”感觉陌生,那么继续探索吧,直到你想出这样的事情为止,天然的户外场所就是一个不错的冒险选择。

童年,我们总是被父母、外公外婆或者老师限制冒险行为,但这妨碍了我们天性中健康冒险的那部分。所以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请记得说“哇,太令人兴奋了!”或者“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了?”而不要总是说“小心,小心。”

7.日常关系维系:拥有更满意的生活

工作的高要求、对成功和升职加薪的渴望,会让我们用扭曲的视角看待生活,忘记关系、团体和友谊的重要性。这时可以试试每天做做增强联结的事情。比如:给一位久不联系的朋友打电话;真诚地给予别人预料之外的赞赏(注意,“真的很谢谢你刚刚在会上的发言” 要比“鞋子不错”更走心,更有针对性);为你的同事组织一个有趣的活动;组织大家打扫附近的公园或者建造一个新的操场。

8.给自己“蓄杯”:不再崩溃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带着一个装有“爱、关注、支持和鼓励”的杯子。小时候,我们的这个杯子通过需求的满足,由长辈代为填满;再大一些,这个杯子被玩耍的乐趣、学业上的成功、对活动和友谊自主的选择所填满。现在,我们已是成人,就需要为自己蓄杯了。

什么最能填满你的杯子?和朋友的彻夜狂欢,还是傍晚时分的安静阅读?在工作中,与同事简单地聊聊天,或者完成成堆的工作?你需要经常关注哪种方式更有助于你填满杯子,以及别让杯子里的“油量”空了——对父母而言,这点尤其重要,因为你还需要持续为你的孩子蓄杯,所以尽量让自己保持满杯状态。

9.慷慨:让生活更有意义

不要因为前面的工具看起来有些自私而担心,在青年发展阶段,大部分人都是只关注自己的成就和快乐的。但直到我们开始考虑他人,对他人慷慨相待的时候,生活的内涵才更丰富。每天做一些关注他人的事情;为值得的项目奉献时间或金钱;成为导师;分享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没有小孩,那就花些时间和你朋友家的小孩相处,让你的朋友有空休息一下。

结合工具8和工具9,我想起了希勒尔( Hillel ,一位古代希伯来学者)的名言,“我不为我,谁又为我?我仅为我,何又为我?不待此刻,更待何时?”

10.倾听伙伴:让前面9个工具更有效的工具

你整天都在听别人说话,老板的话、同事的话、家人的话、媒体的话,可曾有人听你说话?别人的倾听能让我们的思绪更清晰、更快解决自己的问题、理解自己的情绪、改善和他人的关系。

“倾听伙伴”的技巧十分简单。找到一个同伴,向他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倾听练习与常规的对话有很大差别:我们通常不会太仔细听别人说话,因为我们总是忙于思考接下来要说什么(或者晚餐要吃什么),而倾听练习需要认真倾听,具体规则如下:

玩法:一人说,一人听,说完后转换角色
时长:不限,可以是5-10分钟,也可以1个小时,可个性化设计,只要保持彼此的倾听时间一致
吐露者权利:任何想说的事情,可以是一次成功的经历、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目标
倾听者义务:不打断、不建议、不评判,只是听,并且表达出对对方的温暖信心和尊重

你可以选择在一天的开始进行5到10分钟的倾听练习,让接下来的一整天更顺畅;也可以选择每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倾听练习。

如果你有孩子,你可以通过“倾听伙伴”来分享你关于养育子女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的倾听伙伴也有后代,那么他们将深刻理解你的愉悦和挑战,你也会有被支持的感觉。当然,你也将从倾听对方中获益良多。

祝超级个体的同学人人都能成为工作、生活的玩家。

刘润: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昨天我们发了一篇文章:《面对绑匪,李嘉诚为什么会说:这次,是我错了。》

讲的是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说判断一件事是谁的错的标准,是: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什么意思?

比如,有人在地铁里踩了我一脚。

谁的错?我的错。

啊?明明是他踩了我,为什么是我的错呢?

难道我不应该要求他道歉吗?

你可以要求他道歉。但是,道歉有什么用?

而且,你要求他道歉,不需要花时间嘛?

他耍无赖和你吵起来,不更需要花时间嘛?你的时间没地方花了吗?

这时,对方可能反咬一口:你怎么把脚乱放啊?!

你怎么办?

你要说:我的错,我的错。

然后,心平气和地走到旁边。

因为,你的时间,比他值钱。

这就是“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但可能还是有同学不完全明白。今天多讲两句。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1)法学家的对错观;

2)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3)商人的对错观。

什么意思?我一个个来讲。

— 1 —

法学家的对错观

我举个例子。一个坏人A,诱骗好人B到没有锁门的工地C,然后B失足摔死了。

请问,这是谁的错?

这当然是A的错,这就是蓄意谋杀。这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是的。

如果证据确凿,从法学家眼中看,这就是A的错。

但是,这种大快人心的对错观,不一定能防止类似案件下次发生。

法学家做不到的事情,经济学家也许能做到。

— 2 —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经济学家有不同看法。B被坏人A,诱骗到没有锁门的工地C摔死了,是C的错。

啊?为什么啊?这也太冤了吧?

这是因为,整个社会,为了避免B被A诱骗到工地的成本,比工地C把门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

如果惩罚了工地,虽然工地觉得冤,但是以后工地就都会把门锁上了。这样的事情,会大量减少。

所以,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虽然听上去不合理,但有时比纯粹的“道义”更有效果。

—3—

商人的对错观

但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都死了。

把谁抓起来,B都无法起死回生。

所以,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B只能怪自己。

我的错,我不该蠢到被A欺骗。

只有这样的认知,才能保护B自己。

一个人走在人行横道上,一辆卡车呼啸而来。

所有人都大声呼喊他让开。他淡定地说:他不能撞我。

他撞我是违反交规的,他全责。我就不让。

最后这个行人被撞死了。

这是谁的错,卡车司机的错?当然。

但是这样的认知无法救命。

这个行人要认识到:这是我的错。

我应该让开。因为死的是我。

你看法官认为A错,经济学家认为C错,商人认为B错。

这就是一个人心中的三种对错观。

如果你是评论家,你可以选择法官的立场;

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你应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

但如果将要失足摔死的就是你自己,我建议你选择商人的立场。

我的错,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因为,我损失最大。

谁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最后的话

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是看谁因此受损失。

这是很重要的标准。 一件事情发生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

“怪”这件事,是很容易的。

但怪完了,好像这件事解决了,但是并没有改变你损失的结果。

自己受损害,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故事最终的结果。

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苏炳添的论文(中文)

苏炳添是第一个100米跑进10秒的亚洲人。除了短跑运动员之外,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以及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他曾经发表论文,以自己为例,研究怎样才能跑得更快。

乔布斯在京都

原文发表在2021年7月1日的日本广播协会 NHK 官网,以下是摘译。

乔布斯喜欢日本,日本的所有城市之中,他最喜欢京都。

他一生去过四次京都,前后相隔25年。最后一次去是2010年,他逝世的前一年。

乔布斯四次京都之行,大岛浩(Oshima Hiroshi)都担任司机和导游。乔布斯很信任他,会跟他大致说一下想看什么,具体的行程细节完全留给大岛浩安排。

大岛浩说,乔布斯最喜欢的京都景点之一是龙安寺。这座禅寺已经有500年历史,以枯山水庭院而闻名。乔布斯来过这里三次。

“他第一次访问时,我告诉他,这座庙很独特,”大岛浩说。”庭院里有十五块石头,但你无法在一个任何角度,同时看到这十五块石头。”

乔布斯立即验证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他围着庭院走来走去,想找到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全景,最后还是没有找到。

大岛浩跟乔布斯解释,15这个数字有特殊含义,意味着完成。过去男人15岁被认为成年,新月后的第15夜会出现满月。这个庭院的设计师故意让人们无法同时看到15块石头,象征寻找还在继续,并没有完成。

乔布斯没有说话,眼睛盯着庭院。多年后,他带着自己的孩子又来到这里,把大岛浩的这段话,解释给孩子们听。

《乔布斯传》里面,特别提到过这件事。”我发觉佛学意境空灵超然,尤其是日本禅宗。像我在京都看到的枯山水庭园,那高远虚渺的禅境,教我深深感动,这正是禅文化的体现。”

2010年7月,大岛浩带着乔布斯,开车穿过南禅寺附近的一个高档居民区。

一处特别的住宅引起了乔布斯的注意,这是野村证券的创始人野村德七于1928年建成的别墅。该别墅以美丽的花园而闻名,已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物,每年只在指定时间向公众开放。

“我告诉乔布斯进不去,但他说可能有办法,”大岛浩说。”乔布斯打电话给在美国的秘书,十分钟后,我就接到野村证券总部的电话,说已经预约了第二天的参观。”

“第二天,我们来到这座别墅,一名翻译正在门口等待乔布斯,我留在车里,乔布斯去参观。”

“一个小时后,乔布斯回来了,他告诉我:’我想要一个那样的花园。’”

乔布斯每次来京都,都住在一家叫做 Tawaraya 的日本传统旅馆。

这家旅馆只有 18 个小房间,大多数不到 15 平方米。但是,乔布斯很满意。

从外观看,这家旅馆就像一个普通的棚屋,你甚至都不会认为这是一家旅馆。

房间里面都是榻榻米垫子,睡觉和吃饭都在上面。

旅馆旁边有一家面馆,出售荞麦面。乔布斯也很喜欢吃,他最喜欢点冷荞麦面配天妇罗。

乔布斯也喜欢寿司。他最后一次京都之旅的最后一天,就带着家人来到一家著名的寿司店吃午饭。

他坐在最靠墙的位置,旁边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他向寿司店老板询问,应该点什么品种。

老板先拿出了比目鱼寿司,又拿出了鱿鱼寿司和鲜虾寿司,然后是金枪鱼寿司。乔布斯突然停下来了,老板赶紧问怎么了。

“乔布斯问我接下来要上什么品种,我说还没决定。他告诉我继续上金枪鱼寿司,直到他让我停下来。”

老板连续上了六道金枪鱼寿司。”他告诉我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寿司。”

吃完饭,老板的女儿向乔布斯索要签名。乔布斯很少答应这种要求,但也许因为这顿饭让他心情不错,他同意了,要来了笔和纸。

他的亲笔签名装裱后,如今挂在这家寿司店的墙上。

他写道”所有美好的事物”(All good things)。这是一句美国谚语的开头三个词:”所有美好的事物终有结束的那一天。”(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他可能已经知道生命将要结束,”老板说。”所以没有写整个句子,只写了前三个词。”

签完名,老板对乔布斯说,欢迎他尽快再次访问京都,”他告诉我自己得了重病,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京都。我很震惊。”

2016年,乔布斯去世后的第五年,一位特别的客人也来到这家寿司店用餐。

这个人就是苹果公司曾经的 CEO 约翰·斯卡利,他与乔布斯发生过激烈冲突,导致乔布斯在1985年被赶出苹果公司。

他看到墙上的乔布斯的亲笔签名,不由泪流满面。寿司店老板说,”他告诉我,他本来期待,退休后与乔布斯化解误会,但是乔布斯已经去世了,再没有机会了。”

Reference

  1. 快乐王胖
  2. 外媒揭秘“办公室霸王”比尔・盖茨:风流成性,好形象只是人设
  3. 中国童话
  4.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5. 科比·比恩·布莱恩特 Kobe Bean Bryant
  6. 曼巴精神
  7. 迈克尔·杰弗里·乔丹 Michael Jeffrey Jordan
  8. 迈克尔·乔丹与他的时代
  9. 艾伦·艾泽尔·艾弗森 Allen Ezail Iverson
  10.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11. 七侠五义
  12. 包青天
  13. 外滩1至33号建筑介绍
  14. 上海外滩1-33号 那些你不知道的背后故事
  15. 一路飙升到9.2,这部宝藏剧为什么没人看?
  16. 短剧开始啦 コントが始まる (2021)
  17. 格力发文证实王自如已入职:后者现场讲话照片曝光
  18. 梅琳达・弗伦奇・盖茨的觉醒之路
  19. 彼得·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彼得·费迪南·德鲁克,1909-2005),也译作“彼得·杜拉克”:现代管理学之父
  20. 蔡志忠
  21. Pixar 公司是如何成立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