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

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Why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大格局才能造就大视野及大事业。
——IPCreator






摄于深圳罗湖大剧院地铁站

刘备代表的仁,关羽代表的义、张飞代表的真、赵云代表的勇和诸葛亮代表的贤,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国人格的塑造中成为正面标签。而相反的,反派角色曹操的奸,吕布的恶,司马懿的伪,周瑜的狂,同样是四面镜子,让人警醒。

三国演义

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这些三国故事,在中国称得上家喻户晓。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三国演义》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表达。就算没读过这部书的人,遇到棋逢对手,也会说“既生瑜,何生亮”。肚子饿了,会说自己在唱“空城计”。遇到暴露险恶居心的人,会说“司马昭之心”。今天,一个网约车公司品牌就叫“曹操”,这个“说曹操,曹操到”的梗,我们都接得住,而且能会心一笑

三国故事,也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模型库。看事、看人、看趋势,常常不自觉地用到《三国演义》。说起公司商战,会感慨“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到资源不足,就会想着去哪里“草船借箭”。开掉犯了错的得力干将,会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安慰自己

三国演义不是中国文化的隐性基因,而是中国文化的显性基因。

一段1700多年前的征战故事,到今天还生生不息。

一群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人物,到今天还让我们念念不忘。

桃园三结义,是个联盟故事;千里走单骑,是典型的英雄之旅;三顾茅庐,是一个英雄经受考验的故事;而苦肉计,是关于牺牲的故事;草船借箭,是逆袭的故事;三气周瑜,则是弱者反复捉弄强者的故事。

既有做企业管理工作的真实体感,又有深入研读三国历史和文学的积累,这是我给你讲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的底气。

王国维先生说过:“一国人的性格志趣,是和他们接触的历史的深度有关。”传统上,读史只是局限在士大夫读书人小圈子的事情,正是《三国演义》的出现,用文学化的手法,大大降低了读史的门槛,并且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

诸葛亮出山、刘备去世和诸葛亮去世。这三个点,把整部小说划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我用最通俗的话概括就是:曹操开挂,刘备开挂,诸葛亮开挂和司马懿开挂。

杜甫那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能表达我们对这段故事的情绪。基于这段故事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三个京剧折子戏,合称为“失空斩”,非常著名,是历代老生名角,比如谭鑫培、言菊朋、马连良的看家戏码。

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一部600年前就成书的文学作品,选择这么雄浑壮阔的题材,而且结构相当完美,的确是古典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冠玉。

《三国演义》的核心是曹操奸臣当道,刘备、诸葛亮矢志不渝,以弱搏强。三个关键节点,是诸葛亮出山、刘备之死和诸葛亮之死,从而串起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轮番上阵主导。刘备开挂和诸葛亮开挂的匡扶汉室,是小说的重头戏,相应的赤壁之战和六出祁山,是必读的精华篇章。抓住这四个阶段的领衔人物,那些细碎的故事,你也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了。

《三国演义》里这八个著名段落: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借东风、苦肉计、华容道、空城计,哪些是历史上真有的,哪些是小说家虚构的?

对不起,没有一个是历史上真有的,统统都是虚构。《三国演义》里还有大量移花接木、添油加醋的情节,击鼓骂曹、三顾茅庐、火烧新野、单刀会之类,都是真假参半。

《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的通俗讲史版本,而是比《三国志》晚1000年的中国人,用《三国志》的基本框架和人物作为史料,进行细节填充,从而讲了一套自己的故事,是一次大胆的文学原创。

《三国演义》跟《三国志》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琐碎的细节差异,而是它从群雄逐鹿主题,切换到君臣大义主题。

《三国志》是只讲英雄逐鹿,仿佛一场公平竞赛,《三国演义》则是刘备讨伐汉贼——也就是曹操,讴歌忠义之臣。

《三国志》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末的西晋,它其实是三部史书《魏书》《吴书》《蜀书》的合集。虽然三本书并列,但开头是《曹操本纪》,《吴书》《蜀书》里的刘备和孙权,就只是“传”,显然是把曹操、曹丕建立的魏国看作正统,蜀和吴都是给曹家当配角的,被曹家驱逐、征讨。刘备的定位也只是一个偏霸。更何况,魏国的主要对手其实是吴国,蜀国是三家里最弱的。

《三国演义》跟《三国志》还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它是用小人物的人情世故,取代了大人物的韬略智谋。

比如故事开篇,史书上有一段是袁绍、刘表联盟与孙坚,两派势力之间的战争,其实是政治竞争和远交近攻策略的体现。到了《三国演义》则降维改为虚构的大家抢玉玺,因为争夺玉玺而形成联合和战斗,而具体抢法简直类似小贩抢生意。

还有,在《三国志》里,杨修是死于太子争位的问题,他是曹植最得力的竞选支持者,在曹操最终选择长子曹丕为太子后,就需要削弱曹植一系的势力,避免两个儿子因势均力敌而发生内讧。杨修之死完全是曹操的政治安排。但《三国演义》里的“杨修之死”,完全是一个曹操嫉贤妒能的故事。

又比如刘备讨伐荆州,《三国演义》不谈地缘政治目的,而只强调刘备为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报仇,过程中也高调虚构了活捉和处死杀害关羽、张飞的凶手。这更像是民间帮派打群架的视角。

对比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是大人物待在大人物家里,《金瓶梅》《儒林外史》是小人物待在小人物家里,而《三国演义》,是大人物跑去按小市民的规则生活。

对曹操的口诛笔伐,宋朝是个关键。说书艺人和程朱理学完成了一次合谋。

在北宋苏东坡的记述里,小孩听说书人说三国故事,当时叫“说三分”,他们听见曹操败就高兴,听见刘备胜就大喜。苏东坡说,当时妇孺百姓都认为曹操是奸,刘、关、张和诸葛亮是忠。注意,这个记述特别强调的是小孩和妇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苏东坡自己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依旧是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程朱理学既然要讲君臣大义,就要选择批评的靶子。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阶段的篡乱时代,一是曹操父子建立的魏朝乃至两晋南北朝,一是唐末的五代十国。虽然曹操父子私下对汉献帝其实很优待,乃至结为姻亲,比起后代心狠手辣的篡位者要和善得多,但宋朝人追篡乱的源头,是拿曹操开头,把后面当作效仿者。

曹操落得这样,大约是印证了孔子那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作为“首篡”,被看作引发了后继的恶性循环。

而且,朱熹强调昭烈继汉,他生活时代的皇上赵构应该很高兴。赵构自己没有儿子,他当然希望未来接班的总会是祖上赵匡胤的子孙,不至于是别的姓氏。

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民间开始热起来的“说三分”,另一方面,是官方和程朱理学对君臣大义的高调张扬。宋代民间和官方态度一致转向,上下异口同声,一路推动着“蜀汉是忠,曹魏是篡”的主题,走到了最终《三国演义》成书。它不完全是创作者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历史和文化思潮互相激荡的结果。

而三国演义的大人物按小人物原则做事,跟它的成书过程有很大关系。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做过蜀国的官员,等到蜀国投降以后,在司马氏的晋朝,仍旧做着高官。他对于三国政权的君主臣子,具体政治和军事韬略是很熟悉的。

从《三国志》发展到《三国演义》,中间很关键的一环,是宋朝元朝民间的说书人和杂剧作家们,最终由平民作家罗贯中整理创作而成。所以,三国故事是在说书场、戏台上丰富起来的,充满了市井智慧,跟陈寿的士大夫眼界完全不同。

把《三国演义》看作是史书的通俗演义,你会觉得它背离历史真实,胡编乱造。意识到《三国演义》是利用历史原型进行文学创造,你才能真正理解它主题在历史中的流变,人物在流传中的丰满过程。甚至,由于《三国演义》的反哺,《三国志》里那些面目模糊的帝王将相,获得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并且成为了中国人的人格榜样。

刘备

五个正面人物——刘备、关羽、诸葛亮、赵云、张飞,还有四个反派人物曹操、吕布、司马懿和有人格缺陷的周瑜。

一说义薄云天,我们马上想到关羽,一说鞠躬尽瘁,马上想起诸葛亮,曹操不管历史功绩如何,始终在我们心中有个白脸奸臣的印象。这些人物,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格共识。

民间有句歇后语,叫“刘备的江山——哭来的。”可是,哭,怎么能成就大事业呢?在我看来,哭不过是表象,在《三国演义》里,作者赋予刘备最大、最有魅力的人格,是一个字:“仁”。孟子说“仁者无敌”,这只是一句抽象的道理,而在小说里,这个道理是用刘备的故事具体呈现的。

当然,拿到这张“无敌”牌,不完全是作者的架空想象,在《三国志》上,刘备说“操以暴,吾以仁”,也就是曹操靠的是暴,我靠的是仁,还说,因为自己每每跟曹操反着干,事业才可以做成。(《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所以刘备这个人物原型,是有“仁”这个基因的。

你肯定知道“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对于君主和领导者的心术要求,是儒家的道德基石。既然《三国演义》把正统地位给了刘备,那给刘备打上“仁”这个标签,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至于如何呈现仁者典范,那就是小说家的功夫了。既有对史料的强化渲染,更有自己原创性的虚构。

塑造刘备的仁,作者突出的是示弱、共情和不争三方面的特质。

在正史里,刘备可是一个马上打天下的角色,从23岁打黄巾一直战斗到夷陵大战后63岁败死,始终亲临第一线。他为大腿上的肉哭的那一次,史书上原话是“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这是说刘备常常骑在马上颠簸,所以大腿上的肉都没了。到了《三国演义》里,仗留给关羽、张飞、赵云去打,甚至刘备从来不打人,都是张飞打人被他拦着。

《三国演义》刻意把刘备的武力值弱化,这背后,反映的是儒家文化强调道德感召,反对暴力征伐,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阶层,都是士人高于武士。

当然,光是弱化武力值还不够,突出刘备的仁,作者还强化了他的同理心,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共情,这是高高在上的王者最优秀的特质。

你肯定知道孟子说的“仁者爱人”,意思我们都懂,但怎么个爱法呢?作为国君,是向臣下许诺封官赏爵吗?恐怕不够,在三国争天下的情景里,有人比你开的价码高,是不是就是更大的爱呢?

刘备用三顾茅庐回答了这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这么难见呢?是想要待遇吗?当然不是。诸葛亮要的是被关注,被尊重。第三次去,刘备见诸葛亮仰卧草堂睡觉,就拱手在阶下立了两个时辰等着,气得张飞都要发火。打动诸葛亮的恰恰是这个举动。给优厚待遇,无非是资源给够,但不忍心吵醒睡觉的人,就非得要有同理心了。

同理心,在古代也就是孔子说的“仁”的概念,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刘备不仅对人共情,对事也能共情。

在攻打徐州的吕布时,吕布派出三员部将穿越刘备的营盘出去求救,结果两人走脱,一人被张飞生擒。张飞和和刘备把这俘虏交给曹操。曹操传令各寨小心防守,再有敌人走脱出去,就军法处置。张飞生气了,他觉得自己立了功,曹操不但不褒奖自己,反倒拿军法吓唬人。这时候刘备说,曹操统领数十万雄兵,不靠军令,怎么能服人呢?你看,张飞关心的是自己的功劳,刘备共情的是组织的规则。

强化刘备“仁”这个标签,作者还有更厉害的一招,那就是“让”。

你肯定知道刘备借荆州,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感觉是,刘备积极地争地盘。但在《三国演义》里还有一出“刘备三让徐州”。这事在正史上有原型,但到《三国演义》里,这个细微之处被放大了,不是让一次,而是三让。推让到什么程度?徐州牧陶谦临死,亲自请刘备接手徐州,但刘备怎么都不肯接受,情急之下要横剑自刎。直到徐州百姓也来请刘备接手,刘备这才顺从民意。

不光推让过徐州,刘备还推让过荆州。荆州牧刘表病情严重,要把荆州交给依附自己的刘备。刘备不顾诸葛亮使眼色,直接拒绝了。出来之后,刘备说我不能乘人之危。随后,曹操大军南下而来,新野县首当其冲。诸葛亮出主意,说新野县小,抵挡不了曹军,现在刘表病危,靠着刘表的荆州可以安身,可以抗拒曹操。意思是把荆州夺了。刘备说刘表有儿子,我宁肯死,也不会接受荆州的。

荆州的事上,作者借诸葛亮之口赞叹刘备说:“真仁慈之主也。”

这接连的推让,是不是让你想起了伯夷、叔齐的故事?让也就是“不争”。面对权利和君位,孤竹君的这两个公子,谁都不争,互相让位,最后干脆都也不当国君,跑到周国去了。孔子一再称赞伯夷、叔齐是仁。仁者“不争”,仁者有同理心,仁是儒家定义的君子和为政者最重要的心术和美德。

按照《三国演义》昭烈继汉的主题,刘备是汉室正统,天下当然是刘家的,刘备不能争天下,而是以仁者的高度统领天下。这就把刘备的地位,从三国鼎立的争霸局面里抬高了,胜过了武力、地盘都更占优势的曹操和孙权。

艾青先生有句诗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最深。”读到“携民渡江“的壮举,你还觉得刘备哭哭啼啼当不了大哥吗?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皇帝就是大家庭的家长,民间对于家长的期望,是有情有义的长者,而不是铁面无私的判官,慈眉善目是我们对长者和尊者的理想图画。所以,《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形象,既有老百姓对君主道德的要求,也有对家长形象的借鉴。尤其在《三国演义》故事成型的宋朝,皇帝对士大夫比前代好很多,这也决定了刘备形象演化的方向。

关羽

你一定很熟悉孟子那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看来,义是可以牺牲生命去维护的价值。你可能也听过别人用“忠义”来形容关羽,其实不准确。“忠”和“义”各有侧重,“忠”更强调群体义务,是为自己所属的群体尽心尽责;而“义”则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自我要求。忠是容易做到的,义是更难的。有时候,忠义还会发生矛盾。关羽就面临了这样的考验。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关羽虽然属于刘备阵营,但通观全书,关羽大多半的时间和故事,反而是和敌对阵营里曹操的恩怨情仇。理解关羽的形象,关键不在刘关配,而在曹关配。关羽身上“义”这个标签,恰恰是被曹操不断强调和宣扬的。

关羽为什么会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不是源于曹操曾经对他礼遇有加,而是他出于自我要求,甘愿冒险和自我牺牲,这才是“义”的境界。

在史料上,关羽被迫投降曹操后,明说不忘刘将军,曹操被折服,觉得关羽非常义,原话是“曹操义之”。随后,因为关羽解白马之围,曹操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对关羽大加礼遇。而且等关羽立功报效曹操之后,逃亡而去,左右的人想要追杀,曹操也出面阻止,说他也是各为其主,不用追。两人的交情就这么多。

你看,关羽“义”的名号,就是这样一路被曹操反复宣扬出来的。

为了强化关羽的”义”,小说还渲染了三个细节。

首先,关羽被塑造为红脸。在周朝文化中,贵族的上色是红。《论语》中孔子推崇红色,还“恶紫之乱朱”。《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明朝同样推崇红色。将关羽设定为红脸,是一种含有褒义的象征手法。红脸的关公,也成了今天戏曲行当中忠义英勇之人的代表。

其次,关羽骑的赤兔马也是红色。史书上,这匹马原本是吕布的坐骑,小说进行了艺术加工,把它经过曹操之手转赠给了关羽。这同样是对人格“义”的符号化呈现。

最重要的是,《三国演义》还反复强调了关羽读《春秋》的画面。在《三国志》里,原型关羽就喜欢读《左传》,能随口引用《左传》,也就是左丘明注解的《春秋》。在《三国演义》里,更是几次把关羽和这部书挂钩。

小说为什么非得把关羽这名武将和一部儒家经典联系在一起呢?这里作者有深意。你肯定听过一个词叫“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是孔子政治学说的体现。孟子有句话叫做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修订《春秋》不仅仅是记录历史,而且强调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小说塑造关羽夜读《春秋》,这等于说把关羽的思想根源展示给读者看了。它意味着关羽所坚持的,不是自己的个体价值观,而是一直上接到《春秋》的庞大儒家传统。

“关羽在华容道释放曹操,则非大文学家不能办。”

虽然小说里关羽有大意失荆州的过失,但到了第77回,红脸的关羽骑着红色的赤兔马,在夜色中从麦城向兄长刘备的方向奔走,最终被孙权伏击。关羽死后,赤兔马被孙权赐给了别人,但这匹马“不食草料而死。”你看,人是义士、马是义马,小说在关羽的结局之处,仍然突出了关羽“义”这个人格标签。

“义”,在中国文化中,既是儒家君子的自我要求,也是一种超越群体利益视角的价值观。它有丰富的内涵,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人,在其中投射着不同的义项。这也就能够解释,作为中国人心目中“义”的化身,关公为什么既能成为武圣乃至关帝,也能演变为财神,在香港电影里,警察和帮会都会拜关公。

张飞

刘备喜欢张飞,跟孔夫子喜欢子路一样,并不是因为他的“猛”,而是因为他身上的“真”。张飞代表的,是人未经文化规训的自然和本性,也因而像野马脱缰,难以管束。

这个“真”字,在《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的“桃园三结义”,就定下了基调。

所谓“三姓家奴”是骂吕布的。吕布本来姓吕,他侍奉并州刺史丁原,拜丁原为父,随后他杀了丁原,又投奔董卓,拜后者为父,于是张飞骂他“三姓家奴”。这个骂法,可以说攻击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吕布被骂急眼了,两人酣战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见了,这才来帮忙夹攻。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这个短处,导致了败死。

《史记》里战国的义士、刺客多是屠狗贩浆之辈,也就是杀狗的和卖酒的。比如替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夺取兵符的朱亥就是“鼓刀屠者”,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以屠狗为业,另一个刺客荆轲有个好朋友,也是屠狗之人。所以张飞的职业“卖酒杀猪”,代表着市井中的淳朴至诚者。

明代诗人曹学佺有副对联很出名:“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层意思,反应在《三国演义》里,落在了张飞这个至真的人身上。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个人里,刘备占据了“仁”,关羽占据了“义”,张飞则占据了“真”这个人格标签。正因为是一派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张飞有诚恳单纯、嫉恶如仇的一面,也有鲁莽易怒、口无遮拦的一面。他纯粹、朴素,因而也显得粗糙、暴力。这样的人,在充满权谋奸诈的三国世界里,反而有其可爱可亲的一面

赵云

有人说,赵云胜在颜值,浓眉大眼、白衣白马,手持亮银枪,身背青釭剑,这么看,对赵云的认识就太过表面了。赵云其实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理想化的武将形象,他担得起一个“勇”的人格标杆。这种勇,不是一时冲动的血气之勇,而是儒家说的“大勇”。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和历史原型有很大区别。在《三国志》史料中,赵云在单兵作战的功劳和率领军队的战果上,比不上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因此被排在五员战将传记的最末。他不曾斩过名将,甚至不曾斩杀过将官,他指挥数万人的军队作战只有一次,还是以失败告终。而且,《三国志》称赵云“慎虑”“严重”“执事有班”,就是心细,认真,同时讲职场原则。官吏背景熏陶出他严谨细致的作风。但经过《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赵云完全脱去了谨慎持重的官吏形象,成了一马当先的勇将。

说到勇,很多人会有个一个误解,会觉得不怕死,敢冒险就叫“勇”,其实那不过是低层次的勇,连《三国演义》都常常对“匹夫之勇”“血气之勇”嗤之以鼻,因为这只是人类的本能。而赵云的勇,是有信仰,有武力,有担当,且贯穿一生的大勇。这一讲,咱们就结合小说的文本细节,展开来说说。

“勇”这个汉字,有个“力”做偏旁,它提醒我们,勇不是不顾危险的蛮干,而是有力量的承担。赵云的勇,首先就体现在压倒对手的力量感上。但小说着力刻画的,不是他血肉横飞的搏杀,而是从容不迫的大将风范。

因为武艺高强,赵云往往一招制敌。他的打法就与张飞、许褚、马超他们很不一样。张飞动辄与人大战三百合;许褚是脱光了膀子跟马超鏖战,许褚“拗断枪杆”,和马超“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赵云之勇的第二个层次,不光是充满力量感的神勇,更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勇。这就要咱们一起细读赵云战绩中高亮的章节,《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

战斗发生在长阪坡,曹操亲自带五千铁甲骑军夜半追至,发动突袭,而反观刘备一方,关羽分兵走汉江,陆军将卒最多也就两千人,需要保护的难民倒有十几万,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刘备能做到全身而撤,就很侥幸了。实际上,按史料,刘备的两个女儿,就在这次战斗中被俘虏了,此外还有徐庶的老母。

这段历史,原本《三国志》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赵云身抱弱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到了《三国演义》里,就把聚光灯打给了赵云,虚构了赵云在曹军铁骑围困、敌众我寡境况下的孤军奋战。

刘备带着军民南撤,交给赵云的任务是保护家小。包括甘夫人、糜夫人和儿子阿斗。别看这不是一个正面冲杀的任务,但回到《三国演义》昭烈继汉的主题,刘备托付给赵云的,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眷。在这里,阿斗不是刘备的孩子,而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大汉江山“龙种”。在《三国演义》里,救阿斗,就等于匡扶汉室。

曹军半夜突袭杀来,可给赵云出了难题,他一个人带着“一哨兵”,怎么保护二十多个男女老幼啊。从四更天杀起,刘备在张飞保护下奔走了,赵云不见了刘备,自己所保护的对象也全不见了。因而赵云采取了拼命乱打,不计生死的战术。遇到敌人时,演义中这样写:“赵云拔青釭剑乱砍步军。”“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大将军横在征尘中,杀气到处,乱砍军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写他救阿斗的时候,也是“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

而且,小说刻意强调了他的马速度快,自己的部卒都跟不上,赵云只能直接杀透重围,于是,“只剩得孤身”,这就完成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壮举。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其它各处都是“将对将,兵对兵”地搏杀,只有长坂坡这里,赵云是一人独当群敌。

年少气盛的时候,人还认识不到组织的力量,多半欣赏孤胆英雄,所以,这样的长坂坡激战,特别能让少年人血脉贲张。其实,关于大勇,孟子有句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小说恰恰是用赵云单骑救主,表现了大勇气魄。这种时候,你不会再去关注,他是不是姿势帅一招制敌,而是关注这种勇气背后的信念。

关于赵云之勇,我要提醒你注意第三点,是小说对老年赵云的刻画,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章节。你可能听过一句话,“自古英雄与美人,怕叫人间见白头。”英雄迟暮仍不减当年之勇,是《三国演义》塑造赵云特别成功的地方。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第一次北伐曹魏,五虎将关张赵马黄里,只剩赵云一个人了。诸葛亮唤诸将听令,确实是没把赵云包括在内。但话音刚落,帐下一老将冲出来,厉声说,“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这是拿战国名将廉颇自比了。诸葛亮再三苦劝,说他年纪已高,诸葛亮的顾虑是怕他出点什么差池,“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你看,诸葛亮的顾虑里还是有得失心的。

一生戎马,出生入死的赵云,不是不知道刀剑无情,但此时却厉声说:“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这就完全是把个人英名放在了一边,而且主动要求做前部先锋。甚至威胁说,“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于是在随后的战役中,赵云作为偏师长官,在凤鸣关连斩五将。《凤鸣关》因此也成了折子戏的一部。《三国演义》给赵云之勇,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你当然可以说,小说对赵云之勇的刻画,过于理想化了,完全是高大全的脸谱式刻画嘛。但恰恰是这种理想性,使得赵云成为了几近完美的三国英雄。谁在年少时代,没有憧憬过这样的英雄形象呢?少年心性,也正是因为单纯而动人。

《三国演义》对赵云的历史人物原型做了大规模改写,淡化了详虑持重的官员的一面,大大突出了他一招制敌的战力。在战斗力中突出呈现了赵云之勇,而且这种勇,是儒家推崇的有责任有担当,“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直到英雄暮年,他仍然保持了勇猛精进的形象。这样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自然特别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和代入感

诸葛孔明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各自的特质——仁、义、真、勇,都是单一标签。跟他们不同的是,孔明身上的“贤”这个标签,其实是复合的,他集才智与忠诚于一身。而且在小说里,刘备活着的时候,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谋;刘备过世后,则把更多的笔墨花在了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描画上。

《三国演义》对于孔明智谋的塑造,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孔明的智,在《三国演义》里集中体现为料事如神和能言善辩,前者是判断力,后者是沟通力。

“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显然是化用了《史记》陈胜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以大鹏自比,占据心理优势。接下去拿中医看病打比方,说治病要先用粥配着温和的药,等五脏六腑调和了,再用猛药除去病根,以此说明刘备取胜尚需时日。这种类比,不见得逻辑严密,但比直接分析天下大势,更能让听的人有同感,这是很高明的说服术。

比起虚构为主的“智”,应该说在孔明的原型中,“忠”的这一面是更为突出的。《三国志》说诸葛亮:忠贞事主,公正亮洁。他的《出师表》,是古代士大夫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典范文字,而咱们更熟悉的是唐朝大诗人杜甫那首著名的七律,题目就叫《蜀相》。安史之乱当中,杜甫游览了成都武侯祠,写下了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三国演义》全文录入了《出师表》之后,这样赞叹道:“出师前后表,情切意尤深。”

老百姓看重的是他“智“的一面,对诸葛妙计津津乐道。民间会称聪明能干的人为“小诸葛”,而那些事前不说,事后才高谈阔论说自己有先见之明的人,会得一个“事后诸葛亮”的调侃。

小说《三国演义》用《出师表》、六出祁山,强化了孔明鞠躬尽瘁的忠臣形象,用隆中对、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强化了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使得原型人物从《三国志》的一个优秀官员诸葛亮,变身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千古贤相孔明,这是儒家士大夫的情怀和民间艺人创造二者交汇的结果。

曹操

《三国演义》用“许田射猎”塑造了篡夺大汉江山的奸臣形象,用杀吕伯奢全家,塑造了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形象。正是小说改写成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让曹操触犯了众怒。作为奸诈凶残之人的代表,几百年来,曹操被鞭挞的同时,也起到了警示的意义。

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三国演义》的价值,不仅是提供了一系列正面典型,还塑造了若干活灵活现的反派角色,比如曹操、吕布、司马懿、周瑜,他们身上的人性之恶或者人格缺陷,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了一道道警戒线,约束和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

在陈寿的《三国志》里,曹操其实仁力并举,王道霸道杂用。用兵方面,曹操善于运用心理学,常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用人方面,倡导唯才是举。陈寿赞叹曹操是“超世之杰”,他平定天下大乱,是雄才大略的成功者。

毕竟《三国演义》的主题以刘备为正统,宣扬昭烈继汉,所以曹操最大的恶,就是篡夺汉室江山。于是《三国演义》浓墨重彩虚构了 “许田射猎”一场戏,具象化了曹操篡夺汉室江山的图谋。并且通过汉献帝之口,给曹操的“奸”和“贼”定了性。

按照《三国志》的历史原型,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是误杀。曹操跟董卓划清界限,逃出洛阳,和随从投宿到老朋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外出不在,五个儿子接待了曹操。这兄弟几人在厨房里杀猪,传出刀具碰撞的声响,曹操听到,以为是对方要杀害自己,向官方请赏。于是曹操和随从一起动手,冲进去杀死了吕家男女八口。随后曹操看见被捆着的猪,知道是误杀了。

说实话,故事只到这里的话,虽然是一桩悲剧,曹操下手也太狠了点,但这种逃亡路上的风声鹤唳,到底情有可原。坏就坏在曹操随后还有一句话“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这一句话,过度自我中心,注定了曹操会被钉到人格污点的耻辱柱上。

《三国演义》进一步用虚构的情节,对曹操进行了丑化。杀了人家满门,曹操赶紧逃离现场,结果半路竟然遇到老友吕伯奢,这叫“无巧不成书”。互相寒暄了几句,曹操就策马继续走。走了几步,曹操忽然拔剑,又回来了,“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旁边的随从大惊说,刚才杀人是误杀,现在何至于此啊?曹操说怕吕伯奢到家,见死了那么多人,肯定不肯罢休,要是来追,咱们就遭殃了。这话也是强词夺理,连手下都责备他,“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注意,接下来《三国演义》把《三国志》里曹操那句话升级了,这一次说的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一句话的改动火上浇油,可就把曹操作为一个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放在了天下人的对立面。早期的《三国演义》版本,在曹操说完这句话后,正文接下来有这样一句:“曹操说出这两句言语,教万代人骂。”

曹操冤不冤?有点冤,但什么叫底线不能触碰?什么叫公道自在人心?这就是。

《三国演义》同样虚构了刘备在逃难时期的表现,他带着十几万难民,躲避曹操而南走。路过刘表之墓,刘备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说我无德无才,辜负了你的重托,“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军民无不下泪。

刘备强调罪在我一人,而曹操则“宁教我负天下人”。这种对比,高下立现。论语里边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遇到冲突、背叛,被人伤害或侮辱时,品格高的人,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所谓的“君子求诸己”,而境界低下的人,则一味寻找别人的不是,也就是所谓“小人求诸人”。

官方、士大夫思潮的流变,影响到民间说书、弄影戏、说三分的随即跟进,直到《三国演义》成书。宋朝、明朝人把曹操叫做“贼”,而清朝人对他的称呼就叫“老奸”。

清朝末年,在新的思潮影响下,学者黄摩西开始反思,他曾经评论说,《三国演义》书中人物最幸运的,莫如关羽;最不幸的,莫如曹操。他说曹操的声名,几乎跟夏桀、商纣王、周幽王、周厉王并列,成了恶德的代表。但凡奸邪诈伪阴险凶残的人,社会上就把他叫做“曹操”。

黄摩西的时代,西方传来的君主立宪正在挑战儒家的“君臣大义”,在他看来,再这样丑化、鞭挞曹操的篡汉,其实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虽然黄摩西有为曹操叫屈的意思,但他自己也承认,哪怕是地位很低的人,你管他叫曹操,他也生气不肯接受,即便告诉人们曹操是个才子,具有文武才能,也没法说动他。

从这段评论,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抹黑”,的确影响深远。其实,即便到了今天,用理性的历史观评价曹操是一回事,看电视剧听戏的时候,要不要跟他站在一起是另一回事。不要小看文学的虚构,它同样具备塑造观念的强大力量。

吕布

面看吕布死于曹军围攻时,部将反水,被曹操所杀,但通过对《三国演义》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但在小说里,他实际上死于道德审判。

同样是相貌堂堂、骁勇善战,关羽成为了后世“义”的代表,而吕布则因为杀父求荣、寡廉鲜耻、好色背恩,反复无常,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有才无德的典型。同样是反派人物,曹操的奸,是价值观层面上的大奸大恶,而吕布则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司马懿

为什么“虚伪”这么让我们反感和警惕,其实是出自生存本能。有人群的地方就会分内外。群体内彼此信任一致对外,是维系群体的根本。司马懿论聪明才智不在诸葛亮之下,辅佐曹家三代也堪称尽心尽力。

但《三国演义》在历史原型基础上剪辑取舍,突出他对皇帝、对同僚的伪装欺骗,这恰恰是对群体内信任的极大破坏,他因此成了中国人心目中虚伪形象的代表。直到今天,还有人把组织内特别有城府的人叫做“司马懿”。

周瑜

故事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周瑜这样一个历史上全是赞誉,几乎没有恶评的人,为什么到了《三国演义》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反转?

我的理解,如果说周瑜有错,可能仅仅错在他身属孙权阵营,而人物原型又偏偏是个世家贵公子。我在导论里说过,《三国演义》是由民间艺人创造性改写的三国故事而来,写了一群用小人物的方式生活的大人物。显然,出身世家贵族的周瑜,行事风格完全超出民间艺人的理解和想象。既然要张扬正统的刘备阵营的神勇,突出诸葛亮的能掐会算,可怜的周瑜,就被拿来写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傲慢嫉妒的自大狂。

一部成为经典广泛传播的小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读者对一个人的印象?我们不妨随便抓几句俗语歇后语来看看:周瑜骗孔明,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的脾气,是“小心眼”;周瑜讨荆州,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全都是些幸灾乐祸的讽刺,完全不见了“雄姿英发、小乔初嫁”的翩翩佳公子。

这的确是周瑜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不过,我们也可以说,这已经完全不是历史人物周瑜了,被绞杀、并摒弃的,只是“狂”这种人格标签。

周瑜作为小说形象,是《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离原型最远的一位。小说虚构了种种细节,表现了一个自大狂的自视甚高,狂傲无礼、妒火中烧和气量狭窄。从这个人物的悲惨结局,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狂”的警惕和厌恶。

What

大多数游戏追求胜利的快感,但是《底特律:变人》的游戏目的,是让你去体验他人的命运,思考自己的立场。推动你玩下去的动力是你的好奇心,想要体验更多,想要知道后面的情节、人物的结局。我通关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有时还是会想到这个故事,沉浸其中。

这个游戏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了 电子游戏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娱乐和生意,而是一个很宽泛的载体,只要你想,就有办法让它承载各种不同的东西。 完全可以让它像小说一样,用来表达作者的爱憎和抒情,或者像哲学家一样,引发人们对社会和命运的思索。

这种另类的、不以竞技和对抗为目的的游戏,真的很少。如果你知道这样的游戏,欢迎留言。

磁悬浮列车的最大困难,在于造价大大高于高铁,以及与现有轨道不兼容,需要重新建设,很可能是全程高架。另外,由于速度太快,路线必须尽量保持直线,选线难度也很大。

虫洞是什么

摘自何香涛的《追逐类星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要解释虫洞,先要从黑洞说起。

天文学上,黑洞是一个很热门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具有巨大引力的星体,可以吸收周围的物质,连光也可以吸收。由于不会产生光,所以无法被看到,因此称为黑洞。


(图片说明: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

此外,还有一种星体叫做白洞,正好与黑洞相反。黑洞是将物质吸进去,由外向内;白洞则是将物质排斥出来,由内向外,所有的物质都向外喷发。有人认为,许多X射线暴和γ射线暴正是由白洞造成的。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个黑洞的对面正好有一个白洞,它们连在一起。周围的物质被不停地吸入黑洞,由于黑洞的背后是一个白洞,白洞会不停地从黑洞中把物质抽出来,再喷发出去。这里最关键的部位是黑洞和白洞之间的衔接口,给黑洞命名的约翰·惠勒想出了一个新名词,把它叫作”虫洞”,像蛀虫在黑洞和白洞之间蛀的洞。所以,虫洞只是一个通道而已,那里并不存放任何物质。

进一步探究虫洞的物理性质,科学家发现了虫洞还有更大的潜在功能。它不仅能够衔接黑洞和白洞,而且还可以把两个毫无关联的宇宙世界连起来。

广而言之,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大黑洞,外界看不到我们,我们也看不到外界。现在,可以用虫洞来沟通,相当于在两个宇宙之间搭了一条隧道。这个隧道把两个宇宙的时空连接起来,因此又被称为”时空隧道”。

我们不能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同样,我们的宇宙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应该存在着一个超级大宇宙。如果把每个宇宙比作一个球泡,会有无数球泡飘浮在超级大宇宙中。根据以往的理论,一个个宇宙泡之间完全隔绝。而现在,只要通过时空隧道,一个宇宙中的人类就可以到另一个宇宙中去访问。

How

展翅翱翔

聚焦自我成长
聚焦资源整合
聚焦目标达成





































































Experience

JPL Visions of the Future Posters

Imagination is our window into the future. At NASA/JPL we strive to be bold in advancing the edge of possibility so that someday, with the help of new generations of innovators and explorers, these visions of the future can become a reality. As you look through these images of imaginative travel destinations, remember that you can be an architect of the future.


















1-Deep_Space_Atomic_Clock_Earth_and_Moon_illu.width-1320.jpg

Deep Space Atomic Clock Moves Toward Increased Spacecraft Autonomy

46亿年的陨石

今年2月28日晚上10点,天文学家观测到英国上空出现明亮的黄绿色火球,他们意识到陨石掉下来了。

经过艰苦的搜索,终于在一个月后的3月28日上午,找到了一块掉在泥里的黑色石头,大约300克重。

经过分析以后,天文学家震惊地发现,这块石头有46亿年的历史,跟地球的年龄一样。也就是说,它现在的样子就是太阳系诞生初期的样子。

Reference

  1. Prices of chemical elements
  2. Exploring the Universe
  3. 全球规模最大:上海天文馆今日正式开馆
  4. 布兰森、贝索斯太空之行引发问题:目前对太空边界有不同定义
  5. 格力发文证实王自如已入职:后者现场讲话照片曝光
  6. 50年前的登月程序和程序员有多硬核